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10:13: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有三组,其中肥胖组61例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肥胖患者,正常组59例研究对象来自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非肥胖患者,对照组65例研究对象来自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肥胖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高,apoa1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低,Hdl-c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正常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更高,aPoa1、Hdl-c水平均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肥胖组患者高脂血症率42.62%高于正常组18.6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会受到肥胖的影响,肥胖甚至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临床经血脂检验可有效明确糖尿病血脂水平,并由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已防治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肥胖;血脂检验;含量水平;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余静.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96-197.

0引言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发因素。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体重指数在27.5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约为20%,比糖尿病总发病率的10%要高[1]。临床研究认为,肥胖是因机体摄入热量过多,致使脂肪合成加快而不停储存所致,因此糖尿病肥胖患者往往血脂水平会随之波动。基于此,本文笔者以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肥胖患者、59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及同期行体检的65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血脂检验,探究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诊断应用价值,以供参考,现做如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有三组,其中肥胖组61例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肥胖患者,正常组59例研究对象来自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非肥胖患者,对照组65例研究对象来自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本研究方案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肥胖组、正常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肥胖组患者体重指数均在27.5以上。其中,肥胖组有男32例,女29例,年龄40-70岁,平均(52.43±6.13)岁;病程0.4-8年,平均(3.05±0.48)年。正常组有男30例,女29例,年龄41-68岁,平均(51.96±6.02)岁;病程0.5-8年,平均(3.12±0.51)年。对照组有男33例,女32例,年龄41-69岁,平均(51.99±6.07)岁。三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较,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检验,具体做法为:检验前一日叮嘱患者禁食12 h,检验当日采取5 mL空腹静脉血,以3000转/min行离心,持续15min。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贝克曼公司生产,型号:DX1300)检验所有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法对TC、TG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APOA1、APOB进行检测,采用2点终点法对HDL-C、LDL-C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①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同时,对比肥胖组、正常组中的高脂血症患者占比情况。②评定标准:TC水平在3.0-5.2 mmol/L间为正常,TG水平在1.7 mmol/L以下为正常,HDL-C水平在1.04 mmol/L以下为正常,LDL-C水平在3.12 mmol/L以下为正常,APOA1水平在1.0-1.6 g/L间为正常,APOB水平在0.6-1.1 g/L间为正常。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水平对比。肥胖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高,ApoA1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低,HDL-C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正常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更高,APOA1、HDL-C水平均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2.2两组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诊断情况对比。肥胖组患者中存在高脂血症的共有26例(42.62%)正常组患者中存在高脂血症的共有11例(18.64%)。两组对比,肥胖组患者高脂血症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摄入的高热量食物也在明显增加,再加上并未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进行健身训练等,导致摄入的过多热量在体内形成脂肪并储存起来而使人们出现肥胖情况,导致我国肥胖人口越来越多[2]。有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都可伴发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情况,并还可伴有程度不一的胰岛素排斥情况。经临床检查可发现,大多数肥胖者均可检测出脂肪激素,而脂肪激素密切关联血脂、血糖水平,还可显著影响胰岛素水平,并导致肥胖者出现血糖、血脂异常情况[3]。目前,临床研究认为,环境及遗传因素可诱发患者出现糖尿病情况,而肥胖为加快糖尿病进程的外部因素[4]。经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遗传因素)的改变可紊乱脂代谢,进而导致肥胖,而肥胖会使脂代谢紊乱加剧,从而影响糖尿病易感基因,由此可见,肥胖可引发并加重糖尿病,甚至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5]。本文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糖尿病肥胖患者、糖尿病非肥胖患者及正常健康者血脂的检测发现,肥胖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高,ApoA1水平均比正常组、对照组低,HDL-C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正常组患者TG、TC、APOB、LDL-C水平均更高,APOA1、HDL-C水平均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相比健康人群及糖尿病非肥胖人群,糖尿病肥胖人群的各血脂相关指标的波动幅度更大,说明糖尿病肥胖患者与血脂水平密切关联。研究结果还发现,肥胖组患者高脂血症率42.62%高于正常组18.6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随着血脂水平变化幅度的增大,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在随之增大,因此经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水平的检验可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预防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会受到肥胖的影响,肥胖甚至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临床经血脂检验可有效明确糖尿病血脂水平,并由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已防治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马玉新.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7):108-108.
[2]韩利华.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84-384.
[3]李慧.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59):271-272.
[4]兰庆华.糖尿病肥胖患者检验血脂的水平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35-35.
[5]古丽娣.糖尿病肥胖血脂检测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2):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