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09:1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产妇共计40例,所有产妇均为阴道分娩产妇,根据产妇的分娩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相应的预防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在临床中研究组产妇分娩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要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孕产妇的护理中,根据产妇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临床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和发生率。

关键词:预防护理干预;产后出血;阴道分娩

本文引用格式:李美鹤.探究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06-307.

0引言

产后出血是临床产科中发生率和危险性均较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是指在临床中产妇在分娩出胎儿后的24 h内其阴道出血量达到了500 mL以上,而根据临床统计显示,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必须对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1]。本次研究就对临床中护理干预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产妇共计40例,所有产妇均为阴道分娩产妇,根据产妇的分娩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研究组产妇20例,年龄25~35岁,平均(29.36±3.12)岁,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孕龄36~41周,平均(38.22±1.58)周;对照组产妇20例,年龄26~34岁,平均(30.22±2.35)岁,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2例,孕龄36~40周,平均(38.56±1.43)周。比较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进行基本的检查,了解产妇的相关情况,根据常规的护理流程给予产妇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对产妇的产程进行监测,关注宫口、宫缩以及胎心等变化情况。分娩结束后则要对胎儿的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产妇是否正常娩出胎盘,检查胎膜以及胎盘等情况,对产妇的阴道流血量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视[2]。

1.2.2研究组

研究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①在产妇入院时,相关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与产妇及其家属相接触,拉近护理人员与产妇和家属之间的距离,向产妇和家属介绍医院的相关情况,了解产妇的相关信息,削弱产妇对医院的陌生感,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保证其护理的依从性[3];②健康宣教是临床产妇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对于产妇分娩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临床当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要针对产妇的症状,评估其情况,然后针对其情况给予产妇相应的临床指导工作,告知产妇的实际情况,告知其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求其注意相关的情况,对于存在产后出血潜在诱因的产妇则要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同时告知产妇在日常中要保证摄取充足的热量,以便在进行阴道分娩时能够拥有充足的体力[4];③为了保证临床预防护理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中要针对产妇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陪产工作,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陪护,随时监控产妇的身体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保证产妇处于正常的情况之中,如果产妇出现了异常情况则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同时由于多数产妇为初产妇,其较容易出现紧张等负面情绪,对分娩过程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中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根据产妇的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保证产妇在分娩中能够保持正面积极的情绪[5];④临床产妇分娩结束后,要对产妇的胎盘娩出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关注产妇的阴道流血的血液凝固情况,保证产妇无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发生,而对存在反复流产以及瘢痕子宫的产妇则要防止其出现胎盘粘连和植入等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临床处理[6]。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后2 h以及24 h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同时记录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相关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结果显示,在临床中研究组产妇分娩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

2.2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0%,要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2。



\


3讨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目前导致我国临床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大因素,特别是在设备较为落后的地区,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临床孕产妇的安全,降低其死亡率,针对临床产后出血的特点进行一定的临床预防工作,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40例在临床中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而研究组产妇则根据临床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从产妇入院开始直到出院,均给予其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其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均处于较好的状态,保证产妇分娩和预后的顺利进行。结果显示,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显示给予临床孕产妇一定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8]。

综上所述,在临床孕产妇的护理中,根据产妇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临床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和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文秀,李红兰,练碧湖.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s2):274-276.
[2]邹金伶.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0):15711.
[3]黄丽玫,邓捷.护理干预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4):191-193.
[4]Koroukian SM.Relative risk of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in the Ohio Medicaid population:vaginal versus cesarean delivery[J].Medical Care Research&Review,2016,61(2):203-224.
[5]李兴祝.阴道分娩产妇应用预防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6):2465-2466.
[6]胡书敏.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766-767.
[7]李鑫玺.预防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934-935.
[8]You WB,Zahn CM.Postpartum hemorrhage:abnormally adherent placenta,uterine inversion,and puerperal hematomas[J].Clinical Obstetrics&Gynecology,2016,49(1):184-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