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0:45: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加低分子肝素钠和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加低分子肝素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奥扎格雷钠;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晓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96+98.

0引言

患者颈动脉系统或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并引起短暂的、具有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这一情况即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属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所以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必须加以重视[1-2]。本次研究以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采用双盲法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包含患者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63.4±11.3)岁;常规组中包含患者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63.6±11.2)岁。全部患者年龄、性别等各方面一般资料,P<0.05。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采用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使用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80 mg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稀释,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连续注射2周。

1.2.2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常规组相同方式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使用5000 U低分子肝素钠给予患者进行腹壁脐周皮下注射,每隔12小时进行注射1次,连续用药7天。

1.2.3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全部患者均为使用对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血小板功能产生影响的药物。

1.3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②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给予患者进行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降低至少46.00%为显效;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降低18.00%-45.00%为有效;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降低18.00%以下为无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
\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P<0.05),见表1。


\

 

3讨论

根据相关统计,在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有20.00%以上的患者在发病之前曾出现短暂性脑缺发作的症状,并且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于能够导致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高血糖,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能够导致斑块脱落并形成微栓子,从而引起患者的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并进一步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并且,微栓子发生破裂的几率相对较大,所以短暂性脑缺血所导致的脑血流异常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3-4]。与此同时,血压上升的情况能够导致粥样硬化的斑块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连续性中断,并引起内膜下组织暴露的情况,并促使血小板活化因子对血液中的血小板产生激动作用,使其在内膜上进行粘附和聚集,进而形成腹壁血栓。在此情况下,患者一旦出现血栓脱落的情况,就会发生急性的脑血管事件。高血糖在短暂性脑缺血中,能够导致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进一步的发展,直至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对短暂性脑缺血情况进行治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扩张,促使患者血液粘性降低,并使患者的血脂情况以及脑血流情况能够得到改善。本次实验中应用到的奥扎格雷钠,属于血栓烷合酶抑制剂的一种,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如下:将患者血小板产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此时内皮细胞便可以合成PGI2,进而改善患者体内PGI2失衡的问题。由此可见,奥扎格雷钠能够对脑供氧情况进行改善,同时提高脑血流量,使患者的病病情得到好转,并起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低分子肝素钠是自猪肠粘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治疗方式为皮下注射治疗,具体应用剂量需要视患者体重而定,是抗血栓治疗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适合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禁止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和处于妊娠期内的患者应用[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P<0.05.

综上所述,采用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加低分子肝素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麻守君,张强,冯成义,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3):76.
[2]臧丽,夏淑云,李婷.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健康大视野,2018(23):63.
[3]项广宇.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81-84.
[4]吴艳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1):61-62.
[5]高远.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