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流程再造理论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改进并实施,比较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结果改进前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5.0%,改进清洗流程后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8.6%,流程改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流程有效提高了清洗效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临床满意度及医院感染防控效果。
关键词:流程再造;外来器械;清洗;持续改进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华,董慧珍.流程再造在外来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61-262.
0引言
流程再造是一种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法[1]。流程再造应用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工作,可以推进清洗质量持续改进和终末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外来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外来器械由供应商提供并在多家医院流动,为了能满足下一台手术的需要,许多医院对这些手术器械的清洗往往由器械商的业务员负责,其医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器械的清洗及保养难以保证。鉴于外来器械的复杂性、贵重性、精密性,给器械清洗带来极大困难。而清洗的质量控制又是灭菌成功的关键。所以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至关重要。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同时降低医疗运行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将流程再造理论引入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管理过程,对原有的外来器械清洗流程进行了改善和完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甲骨科专科医院,开放床位400多张。2011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方式对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进行接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选择2018年4~5月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资料作为改进前数据资料,之后进行外来器械清洗流程的改进措施,并于2018年10~11月进行改进后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对比流程改进前后清洗消毒效果。
1.2方法
1.2.1评估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管理现状
查阅2018年4~5月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登记本及手术室反馈意见本,分析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原因。
1.2.2分组方法
将1000件污染外来手术器械分为两组,即流程再造前(常规组)和流程再造后(试验组),每组500件。
1.2.3常规组清洗消毒法
污染的外来手术器械由专人接收后清点,清水浸泡后冲洗,超声波清洗机酶洗,清水漂洗,纯水漂洗,93℃热力消毒,油剂润滑,干燥,检查。
1.2.4试验组清洗消毒法
污染的外来手术器械专人接收后清点。预处理:将外来器械浸泡于预清洗消毒液中15 min,进行初步的消毒保湿,清水冲洗。酶洗:对结构复杂的器械拆分到最小化,对有卡齿、咬合、轴结部位需打开,浸泡在1:270的多酶清洗液中15 min,对有明显干沽的血迹、蛋白残留、锈迹的手术器械应手工刷洗,再浸泡于3M全能高效多酶清洗液中15 min,以彻底消除生物膜。之后超声波机洗、纯水漂洗、93℃热力消毒、油剂润滑,干燥,检测。
1.2.5清洗质量检测
采用目测法和ATP试纸法,对两组清洗干燥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测。(1)目测法:采用5倍光源放大镜观察器械的管腔、关节、齿纹处有无可视残留物及血迹,无残留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2)A TP试纸法:取试纸1条,把试纸上显色试剂块一面的下端蘸取器械上的残留水,使显色块湿润后,在避光下1 min内观察试纸色泽变化,若在1 min内全部或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绿色为阳性。ATP生物荧光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细菌残留量,弥补目测法的不足[2]。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8年4~5月选取500件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475件,合格率95.0%。2018年10~11月抽检外来手术器械500件,合格493件,合格率98.6%,与流程再造前外来器械清洗质量数据进行比较,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流程再造是一种护理管理方法,我们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活动中,通过分析外来器械清洗现状,查找导致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和清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清洗流程进行再造并实施。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专科器械也向复杂化和新技术发展,骨科各种固定器械和植入物具有更新换代快、价格高等特点,目前医院一般不做常规配备,大多数由器械商提供给医院临时使用。由于外来器械在多个医院交叉使用,使用后的器械被立即取走,器械上残留的血液、蛋白、有机物未及时清洗,极易使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可导致生物膜生长,一旦生物膜形成,可降低消毒液对细菌和病毒的穿透力和灭活作用,导致消毒失败[3]。人类细菌感染中有65%是由生物膜感染引起,传统的多酶清洗液不能完全去除生物膜。只有改进传统的清洗方法,使用高效复合型多酶清洗液,才能保证器械清洗质量[4]。如果待灭菌物品不能有效地保证清洗质量,即使灭菌所使用的程序正确、灭菌的物理化学监测指示合格,该灭菌物品仍然达不到灭菌的要求,导致植入物手术有较高的感染风险[5]。所以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质量至关重要。
本作者认为,外来器械清洗流程改进最重要的是对器械的预处理,及时的预处理有利于细菌生物膜的清除和灭菌效果,重视外来器械的预处理,是保障清洗消毒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流程再造后外来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由原来的95.0%提高至98.6%,说明再造后的清洗流程更适应于外来器械,有效提高了清洗合格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临床满意度,也促进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外来器械相对于常规器械更具活跃性、创新性、挑战性,因此应勤总结、勤讨论、勤创新、勤验证[6],将外来器械的清洗工作引向标准化。做好医院外来器械的清洗管理,为患者提供合格的手术器械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医院器械的开发使用进入正规、持续、稳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国芳,何东平,保建芳,等.流程再造在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2):167-169.
[2]刘雷,杨彬,董非,等.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快速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4):341-345.
[3]陆烨,陆龙春,胡国庆,等.内镜管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其清洗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70-2973.
[4]吴函,陆云,张勤,等.酶清洗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62-864.
[5]王晓梅,王改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清洗灭菌流程对骨科手术影响[J].吉林医学杂志,2011,31(6):1093-1094.
[6]林素英,郁葵,徐静娟,等.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专科分类管理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29-14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