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1 09:43: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2018年5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经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和49例健康女性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将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人群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的阳性率,同时分析观察组中PR阳性和PR阴性患者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要高于对照组,PR阴性患者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要高于PR阳性患者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乳腺癌;PR阳性;PR阴性

本文引用格式:多斯波力·扎克汗,木扎帕尔·阿部都克热木,马斌林.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17-118.

0引言

乳腺癌是生长在人体乳腺位置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在男性和女性上都可能发生,但绝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女性,占据了乳腺癌患者的99%,男性患者的占比只有1%[1]。乳腺不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组织,在没有发生转移的乳腺癌并不足以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但是乳腺癌的癌细胞已经丧失了细胞间的粘连,容易从癌组织中脱离,并跟随血液转移到人体各处,这时就严重地威胁到了人体的生命安全[2]。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发肿瘤,所以对于乳腺癌的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3]。本文将探讨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在2018年5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经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和49例健康女性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将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7~55岁,平均(48.14±3.26)岁,其中通过PR检测,PR阳性为25例,PR阴性为24例;对照组人群年龄在26~56岁,平均(48.23±3.31)岁,两个分组人群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

1.2方法

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①采血,使用采血针将研究对象的指端戳破,采集研究对象的指端末梢血作为检查样本;②制片,将研究对象的血液涂抹在三张血片上,将血片推制成厚度均匀的血片,等到血片自然干燥后,再向三张血片上垂直滴加3滴充分摇匀的TAP检测试剂,在1.5~2 h后血片干燥形成圆形斑点,标本制作完成;③检测,使用显微镜对制作的标本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斑点内的特异形状凝聚物,根据凝聚物的形状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含有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

1.3评价方法

当研究对象血液中含有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时,会与TAP检测试剂产生反应形成特异性图案,TAP阳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直径>38μm边缘完整的类圆形或多边形的结晶凝聚物;TAP阴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图像呈雪花状、树枝状通讯作者*:马斌林(1961-),男,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头颈肿瘤。或者散乱的黑褐色小颗粒,没有特异性凝聚物。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群的TAP阳性情况比较


观察对比两组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情况,观察组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要大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


\
 

2.2观察组患者PR阳性和PR阴性的TAP阳性情况比较

将观察组患者按照PR阳性和PR阴性进行分组,PR阴性患者的TAP阳性率要低于PR阳性的患者,具体数据如表2。


\

 

3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十年都处于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了女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4]。有研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8名妇女就有一人会患有乳腺癌,虽然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是属于高发国家,但是发病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中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要高于农村女性,发病率分别为0.519%和0.231%[5]。乳腺癌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增加乳腺癌的防治和治疗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6]。

由于乳腺的功能和位置,使得早期的乳腺癌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少,通过手术切除基本都能治愈,所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查效率就成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7]。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筛查肿瘤高危人群的方法。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联[8]。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有研究表明,在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其细胞表面的糖类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会产生很多正常细胞没有的异常糖链蛋白,可能多达几十种,会随着癌细胞的代谢进入到体液以及血液中,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血液中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可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有研究表明,乳腺癌与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通过检测乳腺癌高危人群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可以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些参考。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要高于健康人群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健康人群中不存在含有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者,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只有在乳腺癌患者中出现,这表明乳腺癌会导致患者产生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PR阴性的患者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阳性率达到了100.00%,高于PR阳性的72.00%。综上所述,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与乳腺癌有着明显的关联,通过检查高危乳腺癌人群的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情况,可以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祁洁,邹士涛,李晓庆.血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53与异常糖链糖蛋白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6):1211-1215.
[2]王远,张银苹,孙振业,等.联合异常糖链糖蛋白与膀胱肿瘤抗原监测膀胱肿瘤复发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187-188.
[3]徐阳,孙英刚,孙力勇,等.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7,12(5):445-448.
[4]刘丽燕,陈晓丹,杨明夏,等.外周血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监测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1):103-105.
[5]Davegårdh C,Broholm C,Perfilyev A,et al.Abnormal epigenetic change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stem cells from obese subjects[J].Bmc Medicine,2017,15(1):39.
[6]Gholamzad M,Ebtekar M,Shafiee AM.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coated PLGA Microparticles Have Tolerogenic Effects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J].Iranian Journal of Allergy Asthma&Immunology,2017,16(3):271.
[7]王彦人,罗毅,田雅军.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79-81.
[8]任占良,侯俊明,任小朋,等.观察血清异常糖链糖蛋白表达和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预后的影响[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5(2):4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