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滴灌绿色疗法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直肠注入操作方法(药物量较少时使用,儿童采用较多)经过中医辨证后将熬制的中草药药液用灌肠袋将药液(药液温度约37℃左右的温度),自肛门灌入肠道,使药液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对药液的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留灌肠可使药物充分接触病灶,直接作用于肠壁,提高病变部位的血药浓度,使药物被迅速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结论药物经肠道吸收后,部分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对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同时避免了消化液、消化酶等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避免了口服中药的苦涩感,有着传统口服给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直肠滴灌;中医;绿色疗法;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贲成芳,湛海峰.直肠滴灌绿色疗法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74.
1直肠滴入操作方法
(1)将所需直肠滴灌入的药液或药物装入灌肠袋,液体量不足时可加入生理盐水适量,搅拌均匀(适当加温,温度控制在35~40℃,特殊药物除外);(2)把一次性灌肠袋的前端5~10 cm涂上石蜡或其他润滑剂;(3)选择好体位(成人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儿童卧位或俯卧位),暴露肛门;(4)操作者将直肠滴入导管经肛门插入直肠内:成人10~15 cm,儿童5~10 cm。然后松开灌肠袋开关,待药液滴过莫非管后,操作者可用右手将莫非管上端的输液管折闭,同时挤压莫非管,将输液管中剩余药液滴入直肠内;(5)最后用左手捏紧直肠滴入导管(以防药液返流),并拔出直肠滴入导管,让患者稍作休息即可
2直肠注入操作方法
此种方法药物量较少时使用,儿童采用较多:(1)确定患者或患儿已先行排便;(2)将所需药物配置后装入烧杯;(3)在烧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加热至38℃左右;(4)把药液倒在灌肠袋里;(5)把一次性灌肠袋的前端5~10 cm涂上石蜡或其他润滑剂;(6)戴上一次性手套;(7)用棉签蘸取润滑剂涂在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前端5~10 cm处;(8)选择好体位暴露肛门,覆盖一次性洞巾;(9)操作者将直肠滴入导管经肛门插入直肠内;(10)直肠注入完毕后,让患者稍作休息即可。
3原理及体会
直肠滴灌是中医内病外治疗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用药新途径[1-2]。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用药途径。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4]。直肠滴灌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服药困难和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患儿。
灌肠可以促进大便排泄,同时,肠粘膜还可以吸收药物,根据中医辨证,用灌肠法治疗慢性阑尾炎,能使患者下腹部隐痛缓解,疗效既快又显著。用大承气汤方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肺炎60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急性菌病10例、泌尿系感染2例,多数病例于3 d内体温降至正常。用八正散加减方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10例,效果特别佳。用清胆汤(大黄30 g、芒硝10 g、白芍15 g、柴胡10 g、枳壳12 g、半夏10 g,也可辨证加减)水煎400 mL保留灌肠,2次/d,治疗胆道感染15例、化脓性胆囊炎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道感染24例及25例胆囊术后病人,灌肠后4 h,4例体温骤然下降2~3℃,多例患者脉搏减慢10~20次/min,腹胀缓解,腹压减轻,肠鸣音恢复,一般病例一剂而终,其效甚捷。
4直肠滴入的优点
(1)减少了患者打针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2)直肠给药更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疗效倍增,疗程缩短,费用低廉;(3)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家长更易接受;(4)减少了长期服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又防止药物对胃肠系统的不良刺激,保护胃肠器官;(5)对于重症患者,像昏迷不能口服者,直肠给药简便易行,不受条件限制,起效迅速,便于急救。
5直肠滴入注意事项
(1)禁忌证:妇女月经期、产褥期应慎用,严重肛疼、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患者禁用;(2)直肠给药前,需要嘱患者或患儿先行排便;(3)直肠给药的温度严格控制在35~42℃(特殊药物除外);(4)直肠滴入每日1~2次或遵医嘱,直肠滴入总液体量不应超过120 mL;(5)直肠滴入给药后,患者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腹泻较严重的,可暂不直肠给药,也可减少给药的液体量,由直肠滴入改为直肠注入给药;(6)直肠给药后,10 min内排出者,让患者休息30 min后,将药液和药物减半,再直肠给药一次(也可在直肠给药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1~2 mL或654-2针1~2 mg以减少肠蠕动);(7)直肠滴入的速度一般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进行调节,一般在每分钟100滴左右,儿童稍慢;(8)临床所用片剂、散剂、针剂、中药煎出液、口服液都可用于直肠滴入用药。
参考文献
[1]李长太,李永强,张林喜.直肠滴灌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z1):94.
[2]赵君伟.中药直肠滴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7):68-69.
[3]吴海燕.中药直肠滴灌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570-571.
[4]李长太,李永强.直肠滴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5,24(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