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取100例迟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率、三酰甘油含量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与家族遗传有密切关系,空腹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更高,但BMI、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特点。
关键词:早发Ⅱ型糖尿病;临床特点;糖尿病家族史
本文引用格式:徐翠晶,刘立清.探讨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14-115.
0引言
Ⅱ型糖尿病本是指一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此种类型的糖尿病将常在35岁以上人群发病,并且人数较多,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为此种类型[1]。而在目前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并且根据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可将其分为早发与迟发两类,目前对于此两类Ⅱ型糖尿病的具体临床特点尚无较为系统的结论。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探讨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100例迟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35.46±4.51)岁,平均病程为(3.27±2.79)年;对照组患者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为(55.71±4.32)岁,平均病程为(3.17±2.47)年。对比两组患者例数、性别比例、病程等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研究开展。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检查,主要检查指标包括:患者糖尿病家族史率,三酰甘油水平(TG),空腹血糖水平(FPG),BMI,总胆固醇水平(TC)。对患者自身基础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根据此计算出BMI。并通过血液检测出患者的TG、TC、FPG水平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BMI计算结果≥28.0 kg/m2表示患者属于肥胖。
1.3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对检查结果的比较可知,研究组患者的TG水平、FPG水平及糖尿病家族史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BMI水平与TC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差无几,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Ⅱ型糖尿病常发生于35岁年龄以上人群中,并且将会表现为患者自身胰岛素生产能力在尚未完全丧失的情况下,胰岛素效果急剧下降[3]。此时患者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从而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增加,但由于胰岛素作用效果明显下降后,其胰岛素含量仍然不足,因此血糖含量无法通过自身进行调节[4]。而由于目前阶段社会不断前进发展,在物质水平上升之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年龄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根据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早晚,临床普遍将其分为早发性与迟发性两类,但实际对于此两种类型的Ⅱ型糖尿病并为采取严格系统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因此两类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表现,尚无系统结论[5]。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受多种影响,包括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以及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即是患者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即有可能增加其患病的可能性,而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患有其他疾病而引起,例如高血压或高血脂[6]。而生活方式的不规律,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肥胖等,从而引起人体内胰岛素效果下降,形成糖尿病[7-8]。
而在此次研究结果中即着重分析了Ⅱ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的几种指标水平情况。首先即是对于遗传因素的比较,通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示早发性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密切,并且其具有家族倾向,即为家族中有人患有早发性Ⅱ型糖尿病,既有较大可能其整个家族的人患有此症的几率上升。而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患有早发性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其体内血糖含量较迟发性Ⅱ型糖尿病患者更高,且三酰甘油水平更高,说明研究组患者体内胰岛素功能下降更为严重,从而表现为体内血糖含量更高。因此通过此几项指标的检测能够在临床对于早发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BMI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差无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早发性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其身体的肥胖程度以及体内的胆固醇程度与迟发性Ⅱ型糖尿病患者相差不大,仅通过对此两项指标的观察无法确认患者的具体Ⅱ型糖尿病类型,还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进行分析才可进行诊断。由此说明,早发性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并且患者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相较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更高,同时患者的BMI与总胆固醇水平与普通糖尿病患者相当。通过对于此五项检查指标的检查并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可一定程度上对早发性Ⅱ型糖尿病进行诊断,并有助于使患者更早的进行有效的治疗,缓解其症状。
综上所述,早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与家族遗传有密切关系,空腹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更高,但BMI、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特点,可通过对此几项指标的检查帮助进行早发Ⅱ型糖尿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Powell Jason,Garland Scott G,Ertugliflozin.A New Option in the SGLT-2 Inhibitor Market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19,53(5):478-485.
[2]Galia Spectre,Fariborz Mobarrez,Ragnhild Stålesen,et al.Meal intake increases circulating procoagulant microparticl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latelets,2019,30(3):348-355.
[3]温胜兰,秦贵军.早发型与晚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代谢概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1):32-36.
[4]曹晶珠,王元辰,洪惠兰,等.不同体质指数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1):14-18.
[5]毛艳玲,何芳,彭雪峰,等.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2):118-122.
[6]王芳,钟历勇.住院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40(9):769-773.
[7]李雪琴,张蓓茹,何平,等.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比较[J].中国医药,2018,13(12):1848-1852.
[8]程萍.2型糖尿病心身相关的临床特点及代谢内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17-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