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6:03: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

本文引用格式:郭孟才.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72-173.

0引言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女性受孕后,孕卵没有按照正常情况发育,而是在子宫腔外着床进行发育的异常情况,也被称为异位妊娠[1-2]。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产妇腹腔大出血,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保守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一般创伤较大,且存在输卵管切除,甚至子宫部分切除,导致无法生育的风险,而保守药物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创伤,还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目前,保守药物治疗宫外孕的临床首选治疗药物是甲氨蝶呤,而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激素,常用来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等。本次研究主要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明确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同意;(2)患者本人选择保守药物进行治疗(;3)无其他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严重疾病(;4)对相关药物无明显过敏现象。排除标准(:1)对相关药物存在禁忌;(2)存在其他严重疾病;(3)其他不适合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 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 6~34岁,平均(27.44±1.0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5~35岁,平均(2 7.9 8±1.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每天1次,每次20 mg,4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通过口服的方式,首次剂量为150 mg,1天2次,之后降为每天75 mg,4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β-HCG指标、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经相关检查后,β-HCG恢复正常指标,经B超检查,患者腹部的包块消失;(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经相关检查后,β-HCG指标下降幅度超过15%,经B超检查,患者腹部的包块明显减小;(3)无效:经过相关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β-HCG指标及腹部包块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和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β-HCG指标、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治疗后,对照组出现口腔溃疡4例,呕吐、腹泻4例,头晕3例,肝功能异常7例,白细胞下降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观察组出现呕吐、腹泻4例,皮疹3例,头晕5例,肝功能异常4例,白细胞下降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偏低,但无明显差异(2=0.239,P=0.62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未婚及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几率高达47.2%~51.5%[4]。由于宫外孕易导致患者大出血,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积极处理。宫外孕中最为常见的是输卵管宫外孕,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切除患侧输卵管或对输卵管进行开窗手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增加了输卵管梗阻的概率,同时也可能导致患者不孕[5]。因此,药物保守治疗成为了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最好的选择方式。

保守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6]。甲氨蝶呤是一种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对患者体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抑制,从而阻止相关肿瘤细胞合成,达到对肿瘤细胞生长及繁殖的抑制,但该药也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如阻止患者体内DNA的生物合成以及抑制患者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7]。而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激素,可以与孕酮受体以及糖皮质激素有效结合,是效果较为有效的药物,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中不可使用过多。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了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发现,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观察组(96.6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甲氨蝶呤的对照组(88.33%),并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结果表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比单独用药临床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在宫外孕患者中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亚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4.
[2]连婧汝.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36-37.
[3]覃媛沁.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分析[J].名医,2019,68(1):233,295.
[4]潘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71,73.
[5]Zhengfu,Zhiwei,Fang,et al.Efficacy of vinorelbine combined with low-dose methotrexate for treatment of inoperable desmoid tumor and prognostic factor analysis[J].Chin J Cancer Res,2017,29(5):455-462.
[6]凌宏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1(21):102-103.
[7]秦小军.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1):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