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小切口手术两种手段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差异状况。方法取2018~2019年本院收治经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并拟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分别在其中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以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群体中抽取50例,设为A组与B组,通过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变化以归纳对高原地区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差异及推广价值。结果经记录后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数据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随访中A组患者出现手术治疗所引发相关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高原地区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在拟定外科手术治疗时,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整体而言,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较低,术后康复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体验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手术;胆结石;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米玛扎西,卓玛.高原地区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19,121
0引言
胆结石在临床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患者会感受到右上腹部存在剧烈的疼痛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如果没有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手段众多,常见的为外科手术,而在外科手术中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频率偏高[2-3],在临床实践探索中本院确认腹腔镜手术对胆结石患者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小切口手术,现将相关数据资料整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8~2019年本院收治经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并拟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分别在其中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以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群体中抽取50例,设为A组与B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在27~71岁,平均为(61.3±4.7)岁。所有患者入院时体温均超过37.5℃;接受白细胞数量检测,提示超过10×109/L;存在诸如放射痛、压痛、右上腹阵痛等相关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差异并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应该接受B超以及MRI影像学手段检查以确认患者结石所在具体位置以及数量。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或者病情状态选择对应的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保持仰卧体位。A组在患者肚脐位置做一个切口并建立一个二氧化碳压力在13~15 mmHg的气腹,整个过程头高脚低,一般头部与脚部的角度保持在15°左右,对患者应用四孔法方式治疗,在整个过程中腹腔镜发挥辅助作用,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腔状态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患者胆囊炎病灶所在具体位置、与临近组织是否存在粘连以及粘连程度。后对胆囊、临近存在粘连的组织做分离处理,充分的将胆囊三角区暴露出来,确认胆囊壶腹部,通过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从而使得胆囊管、胆囊动脉得以有效暴露,在腹腔镜直视条件下完成胆囊的切除处理[4]。
B组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为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前要确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相关设备已经齐全,包括拉钩、剪刀、直角钳、分离钳、冲洗装置、对应的照明设备以及纱布等。术前向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从而提升对手术价值的认同程度和配合程度,缓解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焦虑感。为患者提供连续硬膜外麻醉,一旦确认患者进入到麻醉状态后选择其右上腹,为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取患者的右上经腹直肌位置作为切口,长度约为5 cm,根据正常顺位或者是逆位方向,完成胆结石的剥离、切除,最后结扎[4]。将存在于患者体内的残留物彻底清除,确认各个操作并无失误后缝合切口、胆囊管、胆囊床。
1.3观察指标
对小切口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下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
术后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记录两种手术治疗下胆结石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卡方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
A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B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2.2预后质量
术后随访中A组患者出现手术治疗所引发相关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胆结石如果没有得到重视以及妥当处理,会在短时间内急速发展,虽然在治疗方式方面可分为保守治疗、外科治疗[5],但前者对病情的改善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传统外科开腹治疗对患者机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虽然能够控制病情,但针对性弱、术后切口需要较长时间愈合,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偏高,使得患者的接受程度相对偏低[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近年来逐渐应用广泛的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能有效弥补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缺陷,虽然以往将粘连症状、水肿作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但随着该技术的完善,禁忌症相对已经减少[7]。在本次研究当中可知,无论是手术相关指标(耗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或者是术后并发症情况等都显著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但腹腔镜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不宜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需要立即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对接受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联合藏药仁清仁纳钦母丸,实践数据记录提示能够帮助切口更快愈合。
整体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囊括了小切口手术所有优势即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风险低等,且还能更进一步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术后疼痛感,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8]。
综上所述,对于高原地区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在拟定外科手术治疗时,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整体而言,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较低,术后康复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体验舒适性,对于有特殊情况或者自身意愿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在术后给予藏药仁清仁纳钦母丸,能够帮助患者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疼痛感,促进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4):584-586.
[2]赵礼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95-96.
[3]李巧登,陈光彬,刘志刚,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565-567.
[4]郭忠涛,王仁启,李勇.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1):45-47.
[5]陈武,张曙光,刘建通.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124-128.
[6]郭贞亮.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43-44.
[7]朱守同,苗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7):135-136.
[8]冯勇军,罗飞,李明忠,等.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7,16(4):113-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