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1:2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耐药性肺结核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肺结核

本文引用格式:刘元成.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58-159.

0引言

肺结核是感染科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多由肺部感染造成,临床针对肺结核患者多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广泛性、长时间的抗菌药物应用可能导致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情况,耐药肺结核的发生直接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且其临床治疗风险也会较大程度升高,因此明确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有学者将莫西沙星用于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笔者为明确上述报告的准确性,并为探讨不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选取了近期收治的94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0~69岁,平均(47.32±5.11)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21~71岁,平均(47.40±5.0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左氧氟沙星(北京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91)治疗,每次取量0.5 mg,进行每天1次口服治疗,本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12个月。观察组均采用莫西沙星(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5)治疗,每次取量0.4 g,进行每天1次口服治疗,本组患者连续用药12个月。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临床疗效参考X线片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具体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①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核杆菌呈阴性,且肝脏病灶基本愈合;②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趋势,结核杆菌转阴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肝脏病灶愈合程度较高;③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或表现出加剧症状,结核杆菌为阳性,肝脏病灶未愈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耐药性肺结核属于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该病的发生除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外,还可能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明确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为明确两种不同抗菌药物临床效果与价值的差异,收集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显著,该药物的应用明显提升了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述结论与李志强等[2]研究中所述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明确该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展开了后续研究分析,王容等[3]曾在研究中指出,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可对结核杆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通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但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导致患者耐药率增加;而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其对结核杆菌DNA杀伤效果较好,对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均具有高抑制性,另外该药物还具有组织渗透能力强、药物浓度水平高等优点,临床药用价值显著[4]。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更少,提示莫西沙星临床用药更加安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耐药性肺结核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针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时,莫西沙星的应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了疗效,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考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琴,石淑华,许天明.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45-146.
[2]李志强,刘凤新,何玉霞.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8,13(1):195-198.
[3]王容,周焱,赵川,等.莫西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24-2527.
[4]李勇,张艳霞,陈礼刚.莫西沙星联合多药在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14-2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