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急救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在救治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在采取两种不同的救治方式之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治疗方式上采用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车祸;严重多发伤;临床急救;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韩小波.分析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急救方法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96-97.
0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显著增加,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此类患者大都具有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死亡率较高等特点[1]。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医学上所重视的课题,本文对提高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并且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效,详细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选择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8.3±5.2)岁,采取常规的救治方式,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4.6±6.1)岁,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参加此次研究的病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亦知悉,并同意。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救治措施,给予病人常规的病情诊断,为患者实施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吸氧,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止血等措施,同时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治疗组在常规的救治方式之下,在实施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在对病人实施救治措施中,护士A需处于患者头部位置,其工作内容主要负责患者呼吸,护士B需处于患者右侧位置,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并对监护仪变化进行观察,护士C需处于患者左侧位置,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管理,护士D需处于患者右脚位置,对特护单进行仔细记录,主治医生E则负责指挥,对患者的抢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1.3观察指标
救治结束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进行数据分析,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 P S S 1 9.0软件对救治结果进行对比,采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采用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治疗方式与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相比较,常规救治方式的成功率为86%,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的成功率为98%,两者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因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案例逐渐增加,所以对其采取有效的救治方式成了医学上的一个重点。其中多发伤主要是因同一致伤因子而引发的2处以上的创伤,并且最少有一处是严重性创伤,足以对生命产生威胁[2]。据相关研究表明,有一半的患者都死于多发伤创伤现场,20%的患者死于创伤初期,可见对于多发伤患者而言,时间是最宝贵的,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3]。多发伤患者被送至医院时,必须对其实施抗休克、心肺复苏等措施,同时也需要迅速地进行手术前准备,待病人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手术[4]。对于此类患者,要尽最大可能地将医院的人力、物力集中到患者身上,在时间上占居有利地位,才有利于后期病人康复。传统的救治方式在救治成功率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对此进行改进[5]。
本期研究主要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特点,制定了医生护士抢救分工程序图,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且规范的抢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命体征都给予对应的措施,之后再为患者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查,使得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尽快地进入下一重要阶段的治疗[6]。而对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医疗人员具有熟练的业务,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医疗措施,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度是实施救治措施的关键[7-8]。
综上所述,对于车祸致严重多发伤患者而言,采用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救治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传统的救治方式相比,具有较高的救治成功率,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申翔.车祸所致骨折及全身多发伤的临床急救对策研究[J].医药前沿,2017,7(8):242-243.
[2]李素贞.78例多发伤急诊抢救中急诊护理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5):125-126.
[3]余欣.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124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4):421-423.
[4]劳传毅,桑琦,黄昌琴.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观察及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54-55.
[5]张立名.280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100-101.
[6]于亚军,向青天,王加飞.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4945-4946.
[7]肖俊.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J].甘肃科技,2017,33(17):115-116.
[8]张凤英.1例车祸致全身多发伤急诊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1):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