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ICU 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治疗措施;选择同期的另外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措施。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进行数据的监测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在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措施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PaCO2的水平更低,其PaO2的水平更高(P<0.05);再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中医症状积分两项指标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与实施常规治疗措施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措施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的血气指标。
关键词:慢阻肺;ICU;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
本文引用格式:陈建军.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00,232.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病症,病理表现为气流受阻,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气促、发热、畏寒、咳嗽及咳痰等,若在急性加重期,症状与体征会愈发严重,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效果显著[3,4]。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的相关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ICU 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治疗措施;选择同期的另外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措施。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西医关于慢阻肺疾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1.2.2对观察组患者增加使用无他创呼吸机的治疗措施
包括: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相关参数依据患者临床血氧饱和度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气压力等均依照患者相关的生命监测指标变化进行相应调整[3]。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动脉知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值为10-13.3 kPa(75-100 mmHg);动脉知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5.33 kPa(40 mmHg)。对患者治疗前后的PaCO2和PaO2水平进行指标数据的实际检测,数据以(±s)表示。
1.3.2中医症状积分
使用中医症侯积分量表,对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分组进行中医症状积分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指标数据的统计记录。数据以(±s)表示,并进行t检验;
1.3.3治疗总有效率
以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及中医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作为治疗效果的分类评价标准:症状消失、指标恢复正常、积分降幅在95%以上,为临床控制;症状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积分降幅在70%-90%之间,为显效;症状及指标好转,积分在30%-70%之间,为有效;症状及指标无变化,积分降幅在30%以下,为无效[4]。数据表示为(n,%)。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PaCO2、PaO2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PaCO2的平均水平更低,PaO2的平均水平更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如表2数据所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分均得以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见表2。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7.0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0.05),详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临床病死率高。该病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别,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咯血痰或咯血[5、6]。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吸烟和空气污染都是造成患者引起慢阻肺的原因[7]。慢阻肺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对该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一般采用送入ICU进行治疗的方式,并结合使用抗生素、指导康复训练、机械通气及雾化吸入等方法,对病情严重或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改变使用气管插管的方法,通过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减轻对患者呼吸肌和肺部的损伤,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PaCO2的水平更低,其PaO2的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7.0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0.05)。由以上指标数据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到,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而且,该治疗方式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阻肺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相关的血气指标。
参考文献
[1]卓玉珍.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4):237-239.
[2]沈吉凤.为入住ICU的慢阻肺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5):33-34.
[3]辅桓钦,温晓红.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650-2652.
[4]宗敏.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120-122.
[5]赵素霞,周淼.苓桂咳喘宁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4):1024-1027.
[6]吴权,陈礼龙,张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12):14-16.
[7]娄明远.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9):
[8]张翔,牛立强,王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3):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