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观察41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11:19: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人41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采用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作为对照组;21例采用超声监视下宫腔镜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物清除术作为研究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治疗成功41例,成功率为100%。结论不同类型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血β-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小、患者有无生育意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均有良好效果,在出血量、血β-hCG下降情况、评估宫腔内情况等方面超声监视下宫腔镜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除术更具优势。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宫腔镜;超声;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迟秀云.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观察4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16,131.

0引言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ey,CSP)属于一种典型的异位妊娠,指的是在前一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处有受精卵着床,属于剖宫产远期的一种并发症[1,2]。但在当前CSP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因此在诊断与治疗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实。为了更好地观察,本次研究对治疗方式展开了全面的探究。选取了具体的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具体的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人4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均为生命体征平稳,孕周<8周的Ⅰ型CSP;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超声诊断:(1)妊娠囊部分在子宫瘢痕处着床,有一部分在宫腔内;(2)妊娠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出现了拉长现象,下端形成一个锐角;(3)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 mm;(4)CDFI: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3,4]。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1例;其中有停经史35例(85.4%),无明显停经史6例(14.6%),无痛性少量阴道流血史38例(92.7%),轻微下腹痛不适10例(24.4%)。妇科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尿HCG(+)41例(1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术前均预处理宫颈使之软化[5,6]。手术方法:①对照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在进行清宫时应先将蜕膜组织进行吸除,再将妊娠囊吸去,并用较小的压力将前一次剖宫产瘢痕处的蜕膜组织及残余的绒毛组织进行有效的清理,压力以200-300 mmHg,在清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搔刮动作,如发生术中出血多时,则使用缩宫素子宫颈局部注射促进子宫收缩。②研究组:患者一般处理同对照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宫颈扩张后使用氯化钠溶液进行膨宫,以较慢的速度将宫腔镜放入宫颈口处并逐渐向宫底部推进,以观察宫腔病灶的具体情况,在超声引导下电切孕囊,孕囊切除后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电凝止血。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对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出血量:30-150 ml,超过150 ml视为偏多;手术时间:15-30 min,超过30 min视为延长;住院天数,≤3 d视为较短,>4 d视为较长;术后5 d复查血β-hCG下降情况,之后每周监测1次血β-hCG下降情况,如果术后每次β-hCG下降幅度<30%视为不满意,术后4周降至正常视为治愈;术后30-45 d恢复月经视为正常。

\

 
1.4随访

所有患者均随访了3-6个月。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5.0,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并进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按原计划手术方式治疗成功40例,其中对照组1例因出血较多,转为开腹手术,行子宫瘢痕组织切除术+子宫前壁的修补术,术后恢复好,β-hCG下降正常,41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治愈率100%。术中平均出血量:研究组为60.1 ml,对照组为125.5 ml,对照组多于研究组,两组出血量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研究组平均为24.1 min,对照组平均为22.6 min,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时间: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5 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4 d,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血β-hCG平均降至正常天数:研究组为22.5 d,对照组为28.9 d,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CSP是一个限时定义,仅限于早孕期(≤12周),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7,8]。CSP在剖宫产妇女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9,10]。CSP在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部分患者会表现出与先兆流产相似的表现,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宫颈妊娠、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CSP在清宫时有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或者周围的气管受到损伤,严重的患者有切除子宫的可能性,因此一旦诊断为CSP应给出终止妊娠的医学建议,尽早清除妊娠物,以减小损伤,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根据CSP超声检查分型,可采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的联合。笔者发现,对于生命体征平稳,孕周<8周的Ⅰ型CSP在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手术或者超声监视下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手术均安全可行,两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情况无明显差异性,但在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宫腔镜电切术为操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视野,操作者可清晰地观察患者子宫内部的环境,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出病灶,并有效地清除。同时,利用电凝止血能够大大降低出血率,保护患者子宫功能,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笔者还认为对于孕周≥8周的Ⅰ型CSP或者Ⅱ型CSP在进行药物预处理后也可采用超声下宫腔镜下瘢痕妊娠组织电切术,但对于Ⅲ型中的包块型CSP,由于其子宫瘢痕处肌层很薄,且向膀胱凸出,在清宫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风险,也会出现更多的残留及出血,并且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无法修复薄弱的子宫前壁瘢痕处的肌层,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不建议进行宫腔镜清宫手术。

参考文献

[1]任卫红.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41例回顾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7,7(4):163-164.
[2]牛爱琴,李雪琴,刘伟,等.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早期妊娠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2):10-12.
[3]苏淑军,熊茜,张添松,等.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178-1180.
[4]陈辉.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6):52-53.
[5]高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与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5):59-60,62.
[6]黄美春.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14):8-9.
[7]夏晓平.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18-1619,1622.
[8]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
[9]金力,陈蔚琳,周应芳.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8):568-572.
[10]赵丽.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