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尿液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10:5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糖尿病中尿常规检验和生化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怀疑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共计120例。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尿常规检查与生化常规检查措施。查看检查结果,将检查的结果与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做比较。结果生化检测的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过尿常规的检验准确性。生化检验结果不论是在准确性还是在特异性方面,均比尿常规检测结果要高。结论在诊断糖尿病的过程中,生化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要显著高于尿常规检测,由此大大提升对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给患者制定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尿液常规检验;生化常规检验;糖尿病;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高秀华.尿液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61,178.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升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不规律、不健康等,而其中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糖持续呈较高的水平,主要致病因素是人体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胰岛素抵抗功能出现问题,并且分泌功能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1]。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能治愈,一旦患病将伴随患者一生,但是在发现疾病后,患者也要及时到正规医疗单位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由此,及时诊断疾病是治疗的重要前提,在诊断的过程中主要有生化检验方法与尿常规检验方法,本文就来分析比较一下这两种检验措施的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怀疑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资料。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纳入检查行列是由于患者出现了糖尿病的相关病症,例如“三多一少”。在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0人,女性患者有50人;患者的年龄为39-74岁,中位年龄为53.00岁;患病时间为7个月-11年。

1.2方法

将全部患者分别实施尿液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尿液常规检验组,一组为生化常规检验组,每组患者有60例。尿常规检验的主要步骤为:收集患者的尿液10 mL,应用专业的尿液检测仪器进行尿液检验,应用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尿液进行检测,得到检验结果若为阳性,则表示糖尿病检测为阳性。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表示病人的糖尿病检测为阴性。另一组患者接受生化常规检验,主要检测步骤为:患者在接受检测前嘱患者要空腹8小时,然后在第二天清晨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实施检验,应用EDTA抗凝血与无抗凝血,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对无抗凝血中血糖的情况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空腹血糖值超过7.00 mmol/L,结果为阳性。然后将75 g葡萄糖溶解于400 mL的水中,嘱患者在3 min以内喝下,然后分别在30 min之后、1 h之后、3 h之后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测量患者的血糖值。全部患者在空腹12 h之后实施静脉采血,采血前嘱患者保持安静,在10 min之后再给患者采血。然后对患者血清中的三酰甘油进行检测。应用相应的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器进行检测,应用色谱法检测EDTA抗凝血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6.30%,则表示糖尿病阳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尿常规检验结果、生化检验结果和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以此来判定两种检验方法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进行表示,采取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检出概率情况


结果比较,生化常规检验的检出概率高于尿常规检验阳性检出概率,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两组比较见表2。


\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在临床中较为高发,并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有治愈疾病的方法,即患者一旦患病,则要伴随一生[2]。患者在患上糖尿病之后会给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负担,严重损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及时缓解病症,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整个过程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患者节省较多的时间,让患者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要不断提升诊断技术与诊断的及时性,这样可以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时间,及时控制疾病症状[3]。因为诊断糖尿病不及时、不准确,由此进一步影响有效的治疗,这对患者是十分不利的,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群体中,老年人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概率也不断升高。当前,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平稳水平,从而缓解人体代谢压力[4]。患者一旦患病,就要长期接受治疗,病人需要长期的服用相关的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诊断糖尿病的方法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本文就对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实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生化检验方法的检出率与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都高于尿常规检验。所以,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需要大力的推广生化检验方法[5]。

根据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与尿常规检验方法相比较,使用生化检验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出率,并且生化常规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6,7]。因此,该方法在我国的临床检测过程中值得推荐使用[8]。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3):26-29.
[2]代喆,徐焱成.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诊断和评估[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6):342-345.
[3]周晖,李正康,徐晓明,等.胰岛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6,45(21):2909-2913.
[4]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1.
[5]周亚莉,李学云,张海燕.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1):139-139.
[6]赵丽英.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6):130-131.
[7]毛媛.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15):55-56.
[8]李召军.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4):88,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