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培养高职护生的老年护理职业能力和素养,探讨《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在对养老护理行业现状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线,并施以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实现培养护生老年护理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老年护理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自我决定理论;教学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李秀青.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80,204.
0引言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围绕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体系[1]。我们在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中,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实施项目化课程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以具体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综合选定教学方法,并施以自我决定理论。
1课程设置与学情分析
我校三二连读高职护理专业开设《老年护理学》,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开课。选用教材是孙建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在课程整体设计上采用项目化设计,在每个项目中以护理程序结构编排,对学习目标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护生在三年中职阶段已经完成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也开设了《老年护理》这门课程。三年级这一学年在二级或三级医院完成临床护理实践,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老年护理知识、态度和经验,因此,在高职阶段实施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必须更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实施教学设计。
2根据老年护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课堂教学内容
对济宁地区26家公立和民办养老机构完成了实地调研,了解养老护理行业现状及需求,通过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老年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更加清晰养老护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根据老年人特点和需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在每个教学单元中选定学习代表性的项目,对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重构。例如,老年高血压和老年脑血管病、老年人休息与活动和跌倒内容整合重构。
3教学方法设计
3.1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
总体步骤分为五步:创设情景;呈现任务;探索研究;完成任务;评价总结。师生各自完成的具体任务,见表1。
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线教学方法。以任务为引领实施教学,任务完成即是教学实施的过程。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这一问题必须与老年护理需求实际相一致。在完成任务和问题解决中,将学习内容赋予工作的真实的意义,让学生去思考并尝试解决,是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2,3]。
举例:刘老伯,73岁,有高血压病史8年,平素爱饮酒,喜食辣椒,经常诉说全身皮肤瘙痒,经常用手抓,有时会将皮肤抓破。老人平时特别爱干净,养成了每天晚上洗热水澡的习惯。
任务:为减轻刘老伯的瘙痒症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①为其提供弱酸性的硼酸皂、羊脂皂或沐浴液,忌用碱性肥皂,以减轻刺激,提高皮肤抵抗力;②选用清洁柔软的毛巾,洗时轻擦,以防损伤角质层;③洗浴水温不宜超过40℃;④干燥季节洗浴后,及时涂擦护肤霜,以使皮肤保留水分;⑤穿棉织衣服;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⑦入睡时带棉手套尽量避免搔抓。
3.2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护理技能教学
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模块,每项技术的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将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识穿插于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学习理论,解决了理论的抽象性,使其易于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4,5]。
4教学设计中施以自我决定理论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学”,培养学生产生想学的动机、形成思维的能力和愉悦学习的心境,即想学、会学、乐学,方能实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标。因此还需依据自我决定理论[6]实施教学设计。20世纪70年代Deci等研究者对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内部动机,也可能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倾向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处在积极的、肯定的环境当中,结果是学生互相关爱,关系融洽,尊重知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并使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是教学设计中又一重要方面。
4.1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中,充分把握任务特点,明确教学内容,创造学习条件,创设问题情景,增加感性认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体验胜任感;设计教学活动时还应做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相匹配,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还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成就感;通过在每一次的学习任务中体验胜任感和成就感,进而体验学习活动行为所带来的内在快乐,使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不断增强,提升综合能力。
4.2有效地使外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
外部动机的三种类型中,认同调节型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形式,个体更多地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学生的自主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则他的学习动机就越趋于内化。教师应积极促使学生的外部动机逐渐内化,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优化教学环境,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创设营造和谐合作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愉悦的心境投入学习,给学生较多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价值的观点教师应积极接纳。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关注学生的进步,科学地使用激励理论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应为成长付出努力。
5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实施教学评价,其设计依据职业岗位工作标准及程序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由老师、同学、自我三方评价,注意确立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出工作任务中的缺陷问题。对存在的缺陷问题老师再加以纠正和示范。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现已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养老护理人才严重不足[7], 我们护理专业教师从养老护理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做好《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隐含在任务中的专业理论和工作态度得到整合,按照做事的逻辑积累做事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事的能力;在任务中重视融入人文伦理知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提升护生道德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情感,形成“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从而实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标[8]。对于高职护生养老护理临床实践的教学设计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卫红.高职院校能力本位教育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57-60.
[2]桂金艳,廖琦.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5(9):1035-1037.
[3]史雪萍,杨明,李佳颖,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1):8-10.
[4]易婧.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基本技能"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9-90.
[5]张琳.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278.
[6]邹会静,范秀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1-2.
[7]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S].2017.
[8]蒋继鑫,李秀青,查玉梅.中职护生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