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测方法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8年2月对2019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176例,按照患者采用的尿检方法,将所选患者中采用尿沉渣检测的1088例患者作为A组,将其余1088例使用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中尿液白细胞异常情况及尿液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沉渣检测的结果显示,A组尿液白细胞异常(白细胞数量≥20个/μL)的患者545例(50.09%),尿液微生物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患者522例(47.98);尿液干化学检测的B组患者,其尿液白细胞异常的患者326例(29.96%),尿液微生物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患者260例(23.89%)。数据结果表明,与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相比,尿沉渣检测方式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出率更高。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结论与尿液干化学检测方式相比,尿沉渣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尿液白细胞异常的检出率,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辅助手段,为患者尽早确诊、对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尿沉渣检测;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彭川.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沉渣检测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69,194.
0引言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泌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梗阻与返流是造成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先天性畸形、糖尿病、尿路器械检查等都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1]。泌尿该病在初发时,由于受症状、认识及检验等影响,容易被患者忽视,导致延误治疗,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是提高疗效、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2]。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2018年2月对2019年4月2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探讨尿沉渣检测方法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详见下表1。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同日使用无菌塑料杯取晨尿中段两份,均匀混合后放置于玻璃试管作为标本。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所有标本均在采集后两小时进行检测。
1.2.1将所采集的A组患者尿液使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测。
1.2.2对所采集的B组样本使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法检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尿液白细胞异常
对患者白细胞数量进行分段统计:<20个/L、20-100个/L、>200个/L、>200个/L,并计算两组患者中白细胞数量≥20个/L的患者总数及所占比例。当患者尿液白细胞数量≥2 0个/L时,为尿液白细胞异常[3]。统计数据使用(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
1.3.2尿微生物培养
“两组患者的尿液培养后的结果,以革兰阳性菌菌落计数≥104 cfu/mL或革兰阴性菌菌落计数≥105 cfu/mL为尿液细菌培养阳性”[4]。其中,B组患者检测结果,以亚硝酸盐为阳性反应为尿液干化学检测阳性;A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以细菌计数≥100个/L,尿液白细胞数量≥20个/L为尿沉渣检测阳性,统计数据使用(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当P<0.05时,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异常情况对比
统计数据显示,A组白细胞异常(白细胞数量≥20个/L)的患者为50.09%,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检出率(29.96%),详见表2。
2.2两组患者尿微生物培养结果对比
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尿微生物培养结果呈阳性者的检出率,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详见表3。
3讨论
尿液干化学检测和尿沉渣检测都是尿液生化检测的一种,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常用的尿检方法[5]。尿沉渣检测是通过对患者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质和量的检查分析,用以诊断患者可能发生的泌尿系统病变,尿沉渣分析仪对患者的尿沉渣进行检测分析后,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患者尿液中的尿白细胞数量、细菌总数等指标,从而据以判断患者是否尿白细胞异常、尿微生物检测阳性,结合其他相关检测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患者所患者疾病。该检测方式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具有可重复性,与尿干化学检测方式相比,有效提高了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检出率[6、7]。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用尿沉渣检测的A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异常(白细胞数量≥20个/L)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患者尿液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A组患者显著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与尿液干化学检测方式相比,尿沉渣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尿液白细胞异常的检出率,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辅助手段,为患者尽早确诊、对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8]。
参考文献
[1]舒丽.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9):4160-4161.
[2]李萍萍.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4):67-69.
[3]薄蔚.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结合用于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43-44.
[4]苏丽晶.尿沉渣检测与尿常规检测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89-190.
[5]龙加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8-29.
[6]梁桂兰,祝少凤,梁洁莹.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沉渣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12):153-155.
[7]周连英.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124,126.
[8]孙曙光.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测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7):104、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