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率的影响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17:03: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接种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婴儿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的接种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接种不良反应情况,提高家长对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闫蕾,李慧.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率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85,90.

0引言

百白破疫苗能够起到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效果[1],但是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加上家庭护理不到位,在导致接种者出现不适的同时,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2],因此积极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中择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有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11个月,年龄平均值(6.25±1.02)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10个月,年龄平均值(6.30±1.10)个月。组间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接种前向婴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接种后叮嘱婴儿家属对婴儿接种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等情况进行观察,若出现上述现象,则立即使用温开水热敷,若是2d后仍有局部红肿、热结情况存在,则采用50%的硫酸镁热敷。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1)建立接种档案。对婴儿的近期健康状况、病史、过敏史等信息进行了解和记录,将存在接种禁忌证的婴儿排除。(2)健康教育。在接种前,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语言普及接种相关知识,并对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重点强调;叮嘱家长在疫苗接种前不得让婴儿处于空腹状态;接种后叮嘱家长在休息处观察婴儿接种后反应,并予以适当的饮水量,向家长强调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若有异常状况出现则及时就诊。(3)接种前准备: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卫生、通风良好,每日定时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将急救物品准备齐全;对接种对象、月龄、疫苗种类进行核对,并核查疫苗的批号、有效期等情况,将不合格的疫苗妥善回收处理。(4)规范接种:在接种前将疫苗充分摇匀,合理选择穿刺部位,使用酒精消毒后垂直进针,完成注射后使用医用棉签对注射部位按压2 min左右。(5)接种后干预:在完成接种后观察30 min,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则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叮嘱家长在接种6 h后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同时多饮水、多休息;叮嘱家长注意避免一个人搔抓穿刺部位。接种1 d、1周、2周通过电话随访对婴儿情况、家庭护理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并予以科学的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婴儿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轻度不良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或硬结,直径在2.5 cm以下,体温为37.1℃-37.5℃;中度不良反应: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的直径在2.5-5 cm之间,体温为37.6℃-38.5℃;重度不良反应: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的直径在5 cm以上,体温超过38.5℃。

婴儿家长离开前填写调查表,调查其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共5个方面,每一项总分为20分,分值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婴儿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所示。


\


2.2家长接种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家长接种知识掌握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所示。


\

 
3讨论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均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会对婴儿的机体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3],通过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可能因外界因素、操作不规范、疫苗因素、婴儿自身因素等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应加强护理干预,而常规护理干预无法将上述影响因素有效改善,因此仍容易出现接种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观察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仅出现2例轻度不良反应,远远少于对照组,且提高了观察组家长对接种目的、注意事项、预防疾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分析原因在于,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建立接种档案,能够对婴儿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将存在接种禁忌证的婴儿排除,能够避免此类婴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4];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将家长的认知误区消除[5,6],提高家长对于接种不良反应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家长的配合度,从而促进疫苗接种安全性的提高[7];接种前准备、规范操作能够有效避免婴儿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情况,有助于疫苗接种效果的提高;接种后干预可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可提高家庭护理效果[8],在减少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起到有效预防疾病的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中可促进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提升家长的接种知识知晓率。

参考文献

[1]程柳.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1):263.
[2]丘银霞,丘燕玲.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白百破疫苗接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1):84-86.
[3]赵文.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0):169-170.
[4]栗静.护理干预对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系统医学,2018,3(05):171-172,175.
[5]梁翠群,霍洁玲.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5):707-708.
[6]唐永艳,马亮,张福英.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4):145-146.
[7]张艳春.探讨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206.
[8]宋荣丽.百白破疫苗接种局部反应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186,1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