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AC)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AC患者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整个围手术期给予熟练的配合及精心的护理。结果术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予热活检钳止血后无再出血;2例出现皮下气肿,无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1例出现小穿孔,因粘膜完整,创面无需处理;术后5例出现胸骨后疼痛,均能忍受,3天后症状自行缓解;2例出现发热,体温37.8~38.5度,予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无发生食管瘘、迟发性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OEM是治疗AC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娴熟的术中配合及精心的护理是顺利完成POEM术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贲门失驰缓症;围手术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乃招,潘倩慧,莫旭艳.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359-360.
0引言
AC的主要特征是食管下括约肌高压,食管缺乏蠕动,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使得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的疾病[1]。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食物反流、胸骨后不适、消瘦。目前治疗AC的方法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内毒素注射及POEM,POEM是公认的疗效好、创伤小的技术。POEM虽然是微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POEM治疗AC患者28例,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POEM术治疗AC患者28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2~10年。所有患者均有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消瘦等临床表现,其中7例患者伴有呕吐和食物反流。6例患者曾多次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但症状反复。所有患者在POEM术前经钡餐X线、胃镜、腹部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1.2方法
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在全麻下行POEM术,在食管与胃交界处上8~10cm粘膜下注射甘油氯化钠+亚甲蓝混合液,粘膜抬举变蓝后纵行切开粘膜层约2cm,然后边注射边剥离粘膜下层,自上而下建立隧道,胃镜钻入隧道,胃镜直视下在贲门口切开食管环形肌至胃食管交界处下2~3cm,如有出血,用热活检钳止血,最后吸出隧道内血液和气体胃镜退出隧道,用金属夹由远及近依次夹闭开口[2]。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可诱发和加重贲门失驰缓症病人的症状[3],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患者因病程长,长时间寻医问药效果欠佳,对内镜下手术治疗有顾虑,故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询问病史,并听其倾述,了解患者治疗经过及进食情况,告知患者POEM术后能明显改善吞咽困难。向患者详细介绍POEM术的目的、优点、操作过程及配合要点,播放相关视频给患者观看,并告知患者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其不安情绪,促使主动配合。
2.1.2病人准备
询问患者有无心肺疾病、糖尿病、过敏史、近期有无口服抗凝药物、感冒药、止痛药。抽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生化并配血备用。完善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评估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术前禁食2天,禁饮12小时,静脉补充营养。术前一天行胃镜检查,明确狭窄部位和程度,并用生理盐水把食管冲洗干净。告知患者及家属麻醉及手术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停留尿管,用大号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2.1.3手术器械及药物准备
手术器械:奥林巴斯260主机、奥林巴斯GIF-H260电子胃镜、爱尔博海博刀、二氧化碳装置、吸氧装置、吸引装置、透明帽、注射针、电极板、钛夹释放器、钛夹、心电监护仪、奥林巴斯Dua刀(KD650-Q)、奥林巴斯IT刀(KD-6IIL)、热活检钳。药物:粘膜下注射液(甘油氯化钠250mL+亚甲蓝0.2mL);急救药物: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手术前检查各仪器设备功能,连接好各种导线,正确调试海博刀参数,确保能正常使用,检查胃镜送水送气管道是否通畅,在治疗车上铺设无菌操作台。
2.2术中护理
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中流量吸氧。患者先采取平卧位,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取屈膝左侧卧位,口带牙垫,妥善固定牙垫。在胃镜前端正确安装透明帽,把透明帽充分润滑,关闭内镜主机气泵,打开二氧化碳气泵。医生进镜至胃食管交界上8~10cm确定隧道入口后,护理人员传递注射针行粘膜下注射甘油氯化钠+亚甲蓝混合液,待食管粘膜抬举变蓝后,递送Dua刀纵行切开食管粘膜约2cm,再行粘膜下注射,水垫形成满意后递送IT刀剥离粘膜下层,自上而下建立隧道,隧道宽度1.5~1.8cm,足够宽大才可以保证足够的内镜下操作空间[4]。胃镜钻入隧道,胃镜直视下在贲门口切开食管环形肌至胃食管交界下2~3cm,如有出血,用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胶浆混合液冲洗干净,找出出血点后用热活检钳止血,最后吸出隧道内血液和气体胃镜退出隧道,用钛夹由远及近依次夹闭开口,钛夹与钛夹之间距离0.2cm为宜,距离过密会影响伤口愈合,过松易导致出血。术毕在胃镜引导下插胃管,并予胃肠减压。胃管切勿盲插,以免损伤食管粘膜。整个手术过程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腹部胀气,每间隔10分钟触摸患者的脸部、脖子及胸部,看是否有捻发感,以便及时发现穿孔及早处理。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
待患者意识清醒、有自主呼吸、生命体征正常后,协助麻醉医生拔除病人气管插管,清理口腔内分泌物,由主管医生送至病房,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导致误吸。予低流量吸氧,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胃肠减压引出液体的量、色、性质。予上床栏,防跌倒和坠床。6小时后取半坐卧位,可减轻疼痛和促进切口愈合。按医嘱予抑酸、保护胃粘膜、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2.3.2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禁饮3天,如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第4天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流质,第2周进食半流,第3周软饭,第4周普食。避免进食过热、过硬、辛辣等食物,1月内勿喝酒,避免因饮食不当造成迟发性出血或者手术切口愈合延缓。
2.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3.1出血的护理
食管粘膜下组织血管丰富,在剥离过程中易出现出血,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或止血夹脱落时。因此在术中要严密血压、心率,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头晕、心悸等症状,本研究术中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予热活检钳止血后无再出血,无发生迟发性出血。
2.3.3.2穿孔的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压痛、反跳痛、有无腹肌紧张,评估腹痛的程度、性质,观察有无气胸症状,必要时行腹部平片或者胸片检查。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及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有研究[5]提出创面穿孔发生时,无论创面大小,只要保证黏膜层的完整便不需对穿孔创面进行闭合操作。本组有1例术中发生小穿孔,粘膜无损伤,术毕予钛夹夹毕隧道口后,术后恢复好。
2.3.3.3感染的护理
术前严格按流程消毒胃镜备用;按医嘱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充分冲洗食管,保证食管清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在封闭隧道前,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隧道并吸引干净,减少焦痂或坏死组织的残留。术后q4h测体温,如有发热,予物理降温并嘱其注意保暖。本组术后2例发热,体温37.8~38.5度,予冰敷、抗感染后症状好转。
2.3.3.4胸骨后疼痛的护理
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排除穿孔后告知患者疼痛是因手术切口充血水肿所致,嘱其采取半坐卧位,放松心情,疼痛难忍者按医嘱给止痛药。本组术后5例出现胸骨后疼痛,均能忍受,3天后症状自行缓解。
2.3.3.5气体相关性并发症的护理
气体相关性并发症有皮下气肿、纵隔积气、气腹等。术中全程应用二氧化氮气体,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特别强调护理人员不能忘记关闭主机气泵,并要经常检查二氧化氮泵是否正常工作,观察患者有无气促、腹胀、捻发感。本组有2例出现皮下气肿,因二氧化氮能自行吸收,故无需处理症状自行缓解。
3小结
POEM手术既有微创治疗的优越性,又有开放手术直视的优点,而且相对安全,近期效果明显[6],对于治疗AC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可能会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方面要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列出手术所需物品的清单,按照清单备齐物品,防止遗漏。术中要沉着冷静,掌握手术步骤,准确递送器械,熟练配合医生手术。术后做好饮食指导,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总之,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重视与医生的默契配合与沟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7]。
参考文献
[1]Boeckxstaens GE,Zaninotto G,Richter JE.Achalasia[J].Lancet,2014,383(9911):83-93.
[2]翟亚奇,令狐恩强,李惠凯,等.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比较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9):1399-1402.
[3]孙晓庆.30例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34):3454-3455.
[4]包郁,柏建鹰,柴宁莉,等.消化内镜隧道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7,4(4):145-155.
[5]徐美东,张晨.隧道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0):9-12.
[6]陆静.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7.
[7]牟玉秀.内镜下全层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7,15(21):2635-26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