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治疗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发育迟缓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行中医推拿治疗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康复保健)与实验组(24例: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Gesell发育量表(GDS)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及应人能提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临床干预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58.33%、3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发育迟缓患儿中医推拿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发育商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推拿;常规康复保健;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本文引用格式:侯新芳.中医推拿治疗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87+189.
0引言
儿童发育迟缓主要体现在运动能力以及智力方面,运动能力或智力未能达到正常儿童发育程度,造成儿童发育迟缓的因素主要是脑损伤,婴儿期运动发育迟缓又被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抬头、坐立、爬行以及行走等方面发育落后[1]。近些年随着我国围产期保健医学的发展,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门研究学者提出采用中医推拿从脏腑辨证角度出发,提升患儿运动能力[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24例给予常规康复保健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与24例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治疗1个月、6个月后患儿运动发育改善情况,从而论证中医推拿治疗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发育迟缓患儿按照是否行中医推拿治疗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保健)与实验组(中医推拿治疗),实验组24例患儿中男(14例)女(10例)比例为7:5,年龄最小为出生后2个月,年龄最大为1岁,中位年龄为(6.12±0.25)个月,病史:有14例有新生儿窒息病史,有10例为早产儿。对照组24例患儿中男(12例)女(12例)比例为1:1,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个月,年龄最大为1岁,中位年龄为(5.11±0.18)个月,病史:有12例有新生儿窒息病史,有12例为早产儿。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中有20例出生后3个月俯卧不会胎头,有17例出生5个月后不会翻身、主动取物,有5例出生7个月后不会坐立,有2例出生5个月后握持反射未消失,有2例双侧肌力不一致,有2例双足出现内翻、垂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患儿均符合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未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入院治疗患儿。②排除合并脑神经器质性损伤患儿。③排除干预治疗过程中合并严重心、肺、脑、肝等重要脏器疾病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儿均行常规保健康复训练:竖头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时卧住患儿双肩,鼓励患儿头部屈曲,臀部抬高且四肢对称性屈曲如抱球状,持续10秒后,康复医师坐于患儿对面,拉住患儿双腕,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45度夹角后停止,引导患儿借助上肢力量屈肘90度以使头部直立;患儿取坐位时,患儿背贴康复师胸前,引导患儿头部屈曲,臀部抬高且四肢对称性屈曲如球状,持续10秒后,康复医师抓住患儿双肩,使患儿身体逐渐后倾,以诱导患儿头部取直立位。患儿每日康复训练1次,每次约30分钟。
1.3.2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保健康复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治疗:患儿取坐位,医师点揉患儿天枢、百会、廉泉、外关、太溪以及涌泉等穴位,若患儿心气不足,则点揉主治穴位后患儿取仰卧位,点揉患儿膻中穴,医师手掌轻擦患儿左侧前胸;若患儿肺阴虚,则点揉主治穴位后患儿取仰卧位,点揉患儿中府穴,并沿上至下按摩患儿上臂外缘。患儿每日中医康复训练1次,每次时间为30 min。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Gesell发育量表(GDS)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改善情况。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临床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参考GDS量表,显效:患儿治疗6个月后GDS量表提升20分以上。有效:患儿治疗6个月后GDS量表提升10分以上。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5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21.0统计软件包,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数数据,两样本百分数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病情改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GDS量表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以及应人能提升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儿病情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
3结论
婴幼儿出生前孕产妇出现先兆流产,胎儿脐带绕颈均可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早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早产均易影响婴幼儿脑组织发育,妊娠后期婴幼儿脑组织发育快,早产儿大脑皮层比足月儿较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可致使婴幼儿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发育迟缓[3-4]。中医将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归属于“五迟”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婴幼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使气血虚弱,中医推拿治疗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对相应穴位经络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疏经通络、补益肝肾的作用,从根本上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按摩可促进汗腺分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提升关节韧带弹性以及肌肉关节协调运动能力[5-6]。本次研究显示给予中医推拿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GDS量表应物能、动作能提、言语能以及应人能等相关维度能力提升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治疗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纯花,冯娇梅.推拿疗法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高危儿的临床观察[J].系统医学,2017,2(15):121-123.
[2]王纯花,王翠萍,冯娇梅,等.推拿疗法在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4):459-461.
[3]曹向东,李志钢,王微微,等.推拿、针灸治疗小儿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233-234.
[4]刘露.康复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迟缓型脑瘫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21):278-278,279.
[5]陈艳,粟刚.推拿对幼儿园幼儿体质发育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49-50.
[6]秦志伟.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49,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