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92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中医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血压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中医;推拿;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雅琴, 张瑞春.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45+147.
0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多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标不治本,由于该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且长时间用药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情况,降低治疗效果 [1]。为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中医推拿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92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6 例。其中研究组男 19 例, 女 27 例;年龄 35-70 岁,平均(54.35±4.61)岁;病程 1-15 年, 平均(7.38±1.52) 年。对照组男 21 例,女 25 例,年龄 38-72 岁;平均(55.16±4.84)岁;病程 1-18 年,平均(7.92±1.74)年。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降压药保持患者平时服用的种类和剂量。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增加中医推拿治疗,具体为:在太阳、印堂、攒竹、头维、风池穴等依次采用按揉推抹等手法进行推拿,每分钟进行 1 次推拿;对上星、头部督脉穴神庭、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 1-2 min;对膀胱经、胃经、头部督脉、肝经及少阳经以疏法, 对颈项、肩井给予拿法,均两分钟内推拿 3 次;横擦肝俞、心俞、肾俞及命门,直到局部透热;按揉双侧曲池、涌泉, 点揉双侧三阴交各 1-2 min,擦双侧脚底直到透热。每天 1 次, 十天为 1 疗程,共治疗 3 个疗程,两疗程间中断 3 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水平。中医症状积分主要计算患者头痛、耳鸣、口苦、失眠、头晕、苔红黄、易怒等;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降低 90% 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症状积分降低 75%-90% 为有效;未达到有效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加显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 t 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 < 0.05 时,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 0.05,见表 1。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93.48%, 高于对照组 78.26%,P < 0.05,见表 2。
2.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
治疗前,研究组组舒张压、收缩压依次为(97.52±16.34)mmHg、(154.36±39.71)mmHg, 对 照 组 依 次 为 (96.83±16.05)mmHg 、(153.85±40.26)mmH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 研究组组舒张压、收缩压依次为(80.65±7.39)mmHg、(123.52±19.17)mmHg,对照组依次为(89.97±10.62)mmHg、(138.41±26.74)mmHg,两组血压水平均比治疗 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 < 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紧张、饮酒、肥胖等因素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习惯发生很大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疾病患者占据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 以上。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失眠、健忘、乏力、头胀等,长期高血压状态对患者脑、心、肾等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功能衰竭。临床所采用的降压药物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易出现血钾降低、心率加快、头痛等症状 [2-4]。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风眩”范畴, 推拿主要是基础中医理论指导,按照整体调理理论,通过物理疗法,改善患者周围血管量,使血管弹性增强,阻力降低, 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维持血压稳定、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 [5-8]。
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 P< 0.05。由此可见,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血压水平,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9-10]。
参考文献:
[1]马学林.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51.
[2]卜湘君, 高志强.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82):181-182.
[4] 王强.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77.
[3] 金鑫, 朱荣光.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6(25):38-39.
[5]吴桦. 我院近年来以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之临床应用初探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6(11):118-119.
[6]刘登, 姚有华, 朱晓健 , 王丽萍. 社区运用中医推拿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J]. 新中医,2016,48(08):28-30.
[7]王朝宏, 冉明山.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28(07):1546-1549.
[8]刘长征 , 雷波. 中医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02):272-273.
[9]陈松苍, 罗莉, 谢良地. 原发性高血压的思考与展望 [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08):786-788.
[10]高金钗, 彭伟.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32(02):44-53.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4/2018111404580279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