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缺血及心律失常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4 09:50: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症状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600例冠心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分别为本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以及心律失常症状检出中的准确性。结果对比两种检测,本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阳性157例,检测率为(52.33%),相比动态心电图对本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测232例(占77.33%),明显偏低;动态与常规心电图中室性早搏单发诊断242(80.67%)、139(46.33%),室性早搏成对156(52.00%)、65(21.67%)诊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诊断115(38.33%)、49(16.33%),房性早搏早发诊断220(73.33%)、144(48.00%),房性早搏成对诊断138(46.00%)、68(22.67%),房性早搏二、三联律诊断105(35.00%)、33(11.00%),短阵室上速诊断96(32.00%)、45(15.00%),房室传导滞阻诊断102(34.00%)、56(18.67%),动态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诊断;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其对心肌缺血程度以及心律失常种类的诊断与判断中应用效果理想,临床应广泛应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李青霜,吴桂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缺血及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265.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冠脉血管粥样斑块形成,使冠脉血管腔狭窄,严重时阻塞血管,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1]。是严重的影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控制病情并且改善患者的预后。动态心电图有其自身的优点:主要是安全、无创。为了更深的了解和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本院特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作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门诊、住院的600患冠心病者参与本次研究,且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CT检查后符合冠心病的诊断。其中,有男385例,女2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7.9±3.5)岁。其中包括心绞痛患者2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47例,伴糖尿病100例,伴高血压236例,伴高血脂97例。

\

 
1.2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并检测行动态心电图,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取仰卧位,精神放松,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基线状态。

1.3临床指标观察

(1)评定标准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ST段有下移,下移时长超过1 min,范围>0.1 mV,常规心电图检测显示,有ST段下移范围大于0.05 mV,或在相同的导联中T波倒置,或T波不超过1/10 R波。(2)心律失常:有早发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短阵室上速。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种检测方式


心肌缺血的诊断,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77.33%),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52.33%),动态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率比较

在检测8项心律失常中的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官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狭窄会影响其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冠心病临床诊断依据临床症状、既往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和相关心电图检查出现ST-T改变等,常规的心电图是体表心电图,有操作简单和快速记录ST波段情况等优势,但是常规心电图有其局限性记录时间相对短暂、不连续等,较易漏诊。而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h心电活动,时间长,连续描记心电图中的ST波段变化,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缺点,并降低了漏诊情况的发生[2-3]。既往的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病变支数越多,阳性率越高[4]。本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对单支病变诊断的阳性率较低,冠状动脉缺血程度较轻,其缺血信息不易很好地被发现。冠状动脉在其供血量降至正常的30%~65%时心电图才会出现相应的缺血型改变[5]。

综上所述,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筛查手段,提供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史松,王艳红,易金玲,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66-1867.
[2]廖方清,吕舜荣,徐继双.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56-58.
[3]Mahdi Vasighi,Ali Zahraei,Saeed Bagheri,et al.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1H NMR spectra of human blood plasma using geneticalgorithm-basedfeatureselection[J].Journal of Chemometrics,2013,27(10):318-322.
[4]伍建军,李乔华,罗琳.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3):177-179.
[5]孙亚文.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653-6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