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摄养枕中方》是唐代孙思邈撰写的道家养生著作,主要记载了养生的五大要领,即自慎、禁忌、导引、行气、守一,尤重自慎,以自慎为首,将自慎养生作为本书的一大特色。文章从慎情志、慎起居、慎饮食、慎劳作、慎言语等方面分别论述,认为学习、践行自慎养生的重大意义在于将“自慎”这一理念贯穿于个人养生保健的全过程,有助于指导人们日常养生保健。
关键词:摄养枕中方;自慎;养生
本文引用格式:辛雪红.从《摄养枕中方》谈自慎养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281-282.
From Talking about“SheYangZhenZhongFang”Caveat Emptor Preserve one's Health
XIN Xue-ho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Jiangxi)
ABSTRACT:“SheYangZhenZhongFang”is a T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work written by sun simiao in the tang dynasty.It mainly records five main points of health preservation,namely,self-caution,taboo,guiding,practicing qi and guarding one,especially self-caution and taking self-caution as the first,taking self-caution as a major feature of this book.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being careful about one’s mood,living,eating,working and speaking,and thinks tha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self-careful health care lies in the concept of“self-careful”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al health care,which is helpful to guide People’s Daily health care.
KEY WORDS:SheYangZhenZhongFang;Caveat emptor;Keeping in good health
0引言
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氏非常重视保养生命、维护健康、延缓衰老之道,是名动朝野、身体力行的养生大家,除本书外,其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也记载了养生的内容。其自慎养生的方法和理念主要集中在《摄养枕中方》中,书中按养生的五大纲要:自慎、禁忌、导引、行气、守一,搜集编入其认为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孙氏以自慎为首,将自慎养生作为本书的一大特色,在《摄养枕中方•自慎》篇指出:“故养性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首焉。”[1]可见孙氏认为保养生命、维护健康之道离不开自慎之方,且应将自慎作为摄生之要、摄生之首。
1自慎养生的意义
“慎”即小心、当心、谨慎,养生即保养生命、维护健康,“自慎养生”即小心谨慎的保养自己的生命、维护自身的健康。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认为生命是可贵的、有限的,如孙氏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医德思想,阐明了生命是可贵的,贵若千金,可见孙氏重视生命,而其重人贵生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重视自慎养生之道;此外,儒家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命题,这明确指出生命来之不易,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敬畏之心。既然生命如此来之不易、如此可贵,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养生命、维护健康呢?自慎养生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中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包括慎情志、慎起居、慎饮食、慎劳作、慎言语等各方面的内容。此外,养生是自己的事情,养生也只能养自己,可见拥有正确的养生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自慎养生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传播一种自我管理生命的养生理念,使人们能够有意识的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进行自我管理、掌控。
2自慎养生的方法
《摄养枕中方》中自慎养生主要从慎情志、慎起居、慎饮食、慎劳作、慎言语五个方面论述保养生命、维护健康的方法,现对书中自慎养生的方法进行探析与总结,以指导人们的日常养生保健。
2.1慎情志
孙氏认为情志变化导致的气血变化可对人体产生影响。情乃人之常情,但情志变化要与机体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统一,情志太过或不及均可伤及脏腑,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孙氏非常推崇养性之道,将修身养性、慎情志贯穿于日常生活,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性、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以维护精气、增强体质,达到却疾延年的目的。如《摄养枕中方•自慎》曰:“夫养性者,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1]众所周知,人生而有欲,况且身处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不可能无欲无求,但需要抑情节欲,切不可纵情恣欲;应恰当约束自己的私欲、私心,约束狂妄的念头,减少思虑,使气血平和、身心安定,以利于身体健康。若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十二少”,时刻保持内心平和以维护精气,就算得上是掌握了慎情志养生的基本要领。
2.2慎起居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了关于起居保健、养生的论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2]可见慎护起居有益于延年益寿。孙氏深得《黄帝内经》“起居有常”的摄生之旨,在起居方面强调着意慎护起居,主张效法自然、顺应四时,使自己的起卧作息符合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如今人们夜生活丰富多彩,但应有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作息习惯,在夜晚十一点之前务必休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使脏腑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藏血,夜卧则血归于肝,肝经当令(丑时晚上1-3点)尤其应该保持深睡眠。此外,孙氏认为睡姿对于健康的睡眠状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记载:“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千金翼方•养性》曰:“慎勿床上仰卧,大凶。”[3]均指出睡眠时不宜选择仰卧位(正卧),正确的睡姿应取侧卧位,如同胎儿在胞宫中一样,屈膝、弓背。
2.3慎饮食
孙氏重视饮食养生之道,引用扁鹊的话“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强调慎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此外,《摄养枕中方•自慎》记载“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1]这正如百姓所言“病从口入”可见知晓饮食宜忌、节制饮食,慎重的对待饮食是饮食调养的关键所在,也是保养人体后天之本——脾胃的基本原则。
2.3.1饮食宜忌
知晓饮食宜忌是慎饮食、合理膳食的基础。《千金要方•食治》记载了果实、蔬菜、谷米、鸟兽虫鱼等百余种食物,如此之多的食物,有的性质相反,作用相矛盾,如果不慎误食相恶、相反的食物,轻缓的会日积月累后发生疾病,严重的会立即发病。如《摄养枕中方•自慎》载述“凡夏至后迄秋分,勿食肥腻饼臛之属,此与酒浆果瓜相妨。或当时不觉即病,入烽节变生,多诸暴干,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1]此外,《摄养枕中方•自慎》引封君达云:“又鱼脍、生肉诸腥冷之物,此多损人,速宜断之,弥大善也。”[1]指出饮食宜清淡、五味调和、寒热适宜,生冷、肥腻的食物尽量少吃,以免损害人体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2.3.2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节制,是维持人体健康、保养脾胃的基本原则。孙氏提倡饮食有节应以“二少”、“食不可过饱”为基本原则,“二少”即少吃肉、少饮酒,食不过饱即饮食适量,一般以食至七八分饱作为饮食适量的标准。此外,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入五脏,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在食物的搭配上应“谨和五味”以达到营养全身、健康长寿的目的,过食、偏食其中某一味则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可以导致疾病。正如《摄养枕中方•自慎》引彭祖曰:“甘味脯腊,醉饱餍饫,以致聚结之病。”[1]表明美味的肉干腌腊制品,若无节制的饱食大醉,会诱发结食、消化不良的脾胃类疾病,强调日常的饮食调养应合理搭配、谨和五味,不偏食、过食肥甘厚味,以免引发疾病。
2.4慎劳作
慎劳作讲究劳逸适度。“劳作”包括体力劳动、运动,适度的劳作可以舒筋活络、调气宁神,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保健的目的,但应注意劳逸适度,以免过度疲劳,大汗淋漓而伤阴。孙氏主张适度的劳作,在《摄养枕中方•自慎》中引华佗:“流水不腐,护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1]引封君达云:“体欲常劳,劳勿过极。”[1]表明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体力劳动和运动锻炼可以活动筋骨、通畅血脉使身体得到舒展,有益于身体健康,但不可过度的劳作以免身体感到疲倦;而必要的休息可以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可见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忙碌,不论体力劳动者和还是脑力者均应慎劳作,劳逸结合以利于身体健康。
2.5慎言语
“慎言”《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出言谨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谨慎地说话”,[4]现在多理解为行善言、适当的少言。
《周易》曰:“君子以慎言语。”[5]孙思邈深受儒家“慎言”理念的影响,认为懂得养生保健的有识之士应该在道德层面约束自身的言语,以此达到以德养生的境界。如《千金翼方•养性》曰:“旦起常言善事,天与之福。”[3]《摄养枕中方•自慎》引想尔曰:“勿与人争曲直,当减人算寿。”[1]此处孙氏将修德养性作为摄生的关键所在,教育后人常言善语、常行善事,冥冥之中就会得到上天的恩泽、福报,自然能够身体康健、尽享天年;与此相反,常与人争执是非曲直则会减少、缩短寿命,不利于养生保健。此外,孙氏在《摄养枕中方•自慎》“十二少”中提到的“少语”指出说话多了易耗气、易引起争执,不利于保养体内的精气,可见适当的少言也是保养身体的一种方法。
3小结
综上所述,孙氏在《摄养枕中方》中强调的自慎养生既传播了一种自我管理生命的养生理念,又提供了包括慎情志、慎起居、慎饮食、慎劳作、慎言语等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其理念科学合理,其方法简明实用,给后人以启迪。学习、借鉴《摄养枕中方》中记载的自慎养生理念,进而将自慎养生的方法贯穿于个人日常养生保健的全过程,有助于指导人们日常养生保健,实现自慎养生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民雄,马骏骐,曹维琼.四季养生秘籍•摄养枕中方[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2]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山东中医学院等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263.
[4]郭曙纶.慎言之意义、原则及其践行方法——《群书治要》慎言观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6(6):67-73.
[5]朱熹.周易本义[M].廖明春,点校.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