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灸、中药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肩周炎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理疗的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为80.00%,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适合在临床诊治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中药理疗;肩周炎;疼痛缓解;肩关节功能恢复
本文引用格式:彭维娟.针灸、中药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30,232.
0引言
肩周炎前期主要是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等情况,后期逐渐表现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以及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1]。在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应当研究综合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尽可能有利的保障[2-3]。本研究通过中医针灸和中药理疗的方式对肩周炎患者进行了相关治疗,从观察患者的疼痛感受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探讨其应用效果,接下来对主要的探讨过程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肩周炎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7~76岁,平均(53.87±3.41)岁;病程1.5~7年,平均(2.94±1.02)年。研究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38~78岁,平均(53.89±3.37)岁;病程1~8年,平均(3.01±1.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针灸治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穴位。主要的穴位为肩髃、肩贞、臂臑、肩前等;再取配穴尺泽、曲池、外关、合谷等。②取针下穴。将患者保持卧位或坐位,对相应穴位消毒之后、选用华佗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0.25 mm×40 mm,以指切法进针,直刺,得气后选相应的两穴连接华佗牌SDZ-Ⅱ电针仪一组,频率为1.5~2.5 Hz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感觉到针体跳动而又觉得舒适为度,留针30 min,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日康中频治疗仪J48A并配合中药药物贴敷的理疗方法综合治疗,详细情况如下:①调整患者保持仰卧位,在患者肩部前后垫好适当大小的中药敷贴药之后,在上面放置并固定好治疗电极板,注意避免电极板与皮肤直接接触,治疗仪的频率设置在4~6 Hz,理疗20 min,1次/d,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强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之内。②中药药物贴敷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 g、杜仲15 g、细辛10 g、防风15 g、秦艽15 g、黄芪30 g、桑寄生20 g、茯苓20 g、牛膝15 g、川芎15 g、党参15 g、当归15 g、熟地20 g、红花15 g,上药打粉,用时用热水调制,取适量摊平放置于相应大小的纱布上贴敷肩前肩后),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其中7 d为1个疗程。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治疗后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为0分表示无痛,得分为10分表示剧痛。即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elle评分表予以评测,分值为0~3分,主要评测的内容是外展、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椎、手到嘴这五个动作。分值与功能呈负相关,即评分越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越好。
通过随访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患者的肩周炎症状显著减少、疼痛感基本消失、生活能力无影响。②有效:患者的肩周炎症状有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缓解、生活能力无太大影响。③无效:患者的肩周炎症状无变化、疼痛感仍旧强烈、生活能力有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频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肩部因素,即中老年人软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长期过度劳累或发生急性挫伤后治疗不当等;其二是肩外因素,即颈椎病、心肺疾病等牵扯到肩部发痛或因原发病长期不愈导致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之后逐渐转变为肩周炎等[4-6]。对此,除了寻找疗效更佳的治疗方式以外,也应当注重肩周炎的预防工作。在治疗方面,中医针灸可以有效地刺激肩部神经及血管,以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行气活血、改善经络的作用,从而增强肩部炎症的恢复[7]。再配以中药理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可以增强患者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和血液循环理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中药独活寄生汤可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对本病的疼痛及功能活动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针灸联合中药理疗对患者的肩关节恢复和缓解疼痛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预防方面,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肩关节受凉,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睡姿等,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坚持每天做肩部保健运动等。
综上所述,在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采取综合效果更高的方法,其中针灸联合中药理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适合广泛应用。另外,还需加强预防肩周炎的健康教育,以此降低患病的风险,提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冬桂.中医针灸、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4,7(s2):23-24.
[2]赵永来.中医针灸理疗应用于肩周炎治疗中对疼痛缓解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智慧健康,2017,3(17):61-62.
[3]刘琪琳.应用中医针灸、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8):149-150.
[4]冷巧霞,樊源.冲击波针灸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7944.
[5]Deganello A,Battat N,Muratori E,et al.Acupuncture in shoulder pain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after neck dissectio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ilot study[J].Laryngoscope,2016,126(8):1790-1795.
[6]刘尚策,郭玉红,何艺博,等.温针灸配合“合谷刺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50-52.
[7]毛振涛.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4):548-550.
[8]李洪双,唐华峰,甘海球,等.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8,28(6):1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