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围手术期人文护理在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3 10:27: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改善人文环境联合常规护理对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接受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患儿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用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观察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伤口脱钉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患儿采取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常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人文护理;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刘昀,张可,李梦初.围手术期人文护理在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88-289.

0引言

包皮环切术是一项古老而新颖的手术,几千年来,人类因为各种原因接受包皮环切术。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1],使手术更快捷方便。同时,由于健康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儿接受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以起到预防包皮感染,甚至预防远期阴茎癌的作用[2]。然而,患儿对围手术期的治疗配合较差,一定程度上容易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术前术后的管理,甚至影响伤口的愈合等[3]。为了优化手术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改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针对接受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患儿,笔者尝试采用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常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观察其效果,并分析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接受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92例患儿的相关数据,其中2018年8月的患儿52例,设为观察组,2017年8月的患儿做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52例,平均年龄(8.1±2.2)岁。对照组患儿40例,平均年龄(9.0±2.3)岁。两组患儿在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1.2方法

所有患儿手术方式均相同,但麻醉方式,因心理生理承受程度不同,而分别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局麻)或骶管麻醉(骶麻)两种。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治疗。手术前,根据医嘱,向患儿及其家长告知手术方式、过程,解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工作。

1.2.2观察组

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增加人文关怀环节,方案具体如下。

(1)医护跟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态度要亲切、温柔,减少患儿的畏惧感,使其家长更放心。
(2)术前完成医生、护士、患者三方沟通,全面了解患儿生理及心理情况。
(3)向患儿及其家长告知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的优劣,告知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相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别等。
(4)鼓励行局麻,部分年龄较小的患儿,在行局麻时允许其家长陪伴,可用手机播放歌曲或动画片,甚至手术时允许患儿玩手机游戏,以分散注意力,配合局麻及手术的顺利进行[4]。必要时次日改骶麻后手术。
(5)术后及时关照患者口服止痛药,及时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手术局部护理要点,用一次性纸杯减去杯底后倒扣在阴茎根部[5],防止衣物压迫伤口,并指导排尿、消毒等事项。
(6)出院后1周内随访,再次强调术后护理要点,必要多次沟通,甚至返院治疗[6]。

1.3评价指标

1.3.1恐惧程度


术前及术中患儿的恐惧程度:无恐惧感为0分,轻微恐惧感为1分,一般恐惧感为2分,强烈恐惧感为3分。

1.3.2疼痛程度

术中患儿的疼痛程度,评价用VAS量表。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3.3临床指标

麻醉方式、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伤口脱钉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数值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方式比较,观察组局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内,局麻亚组与骶麻亚组比较,其恐惧、疼痛评分均明显较低(P<0.05),见表3。两组伤口脱钉时间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4。另外发现,观察组内,局麻亚组和骶麻亚分别比较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局麻亚组均较低(P<0.05),对照组亦相同,见表5、表6。

\


3讨论

小儿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是目前国内治疗小儿包皮长、包茎等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相对传统手术,护理也更方便[7]。手术简单,但因为儿童心理承受力较差,无法像成人那样控制情绪,故而围手术期的各项治疗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是手术意愿,因为恐惧害怕,对疾病和手术的不了解,包括患儿及家长,都会有拒绝手术的想法,故而有学者提出采用护理干预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心情[8]。

消除了手术抗拒,下一关是麻醉。成人包皮手术,多采用局麻,简单易行,手术多数门诊完成。儿童则不同,因为恐惧害怕,无法配合局麻过程,多数采用骶麻等麻醉方式,如本文对照组,局麻手术比例只有35.0%,而采用人文护理后,充分沟通后,观察组的局麻手术比例达到69.2%,效果明显。

恐惧和疼痛都是主观指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和疼痛评分,局麻亚组都比骶麻亚组明显降低。由此推论,观察组采取了人文护理的措施,允许家长陪伴,听音乐、玩手,机游戏等,缓解了多数患儿的紧张心理,使更多的患儿愿意接受局麻,并顺利完成手术[9]。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伤口脱钉时间也快于对照组,可能也与人文护理措施有关。

另外数据表明,局麻亚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骶麻亚组。可以推论,在观察组,人文护理的实施,使多数患儿接受局麻手术,总体降低了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资源,利于医院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接受包皮切割吻合器手术的患儿,采取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常规护理,能缓解焦虑,减轻疼痛,取得更好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利于医院的良性发展,可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云龙,严春寅,王伟录,等.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20例临床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2):143-144.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9.
[3]王坤玉.家庭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作用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4):483-484.
[4]刘华,张怀雁,洪家卿.家庭延续护理指导对包皮环切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66-68.
[5]骆国英,马娜妮.改良一次性纸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3):711-712.
[6]莫汉珍.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3):100-101.
[7]徐土珍,朱红卫,吕伯东,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护理体会[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6):572-573.
[8]陈凤兰.护理干预对减轻小儿包皮手术患者家属焦虑心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2,214.
[9]殷雪芹.人文关怀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1):1562-15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9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