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疾病患者应用卫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口腔门诊共收治口腔疾病患者144例,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卫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口腔疾病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随访期间复发率与菌斑情况。结果两组口腔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护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随访期间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第1个月的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三个月,第6个月的菌斑指数显著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卫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卫生护理干预;口腔疾病;治疗效果;菌斑指数;常规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杨婧.研究卫生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促进意义及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10+314.
0引言
口腔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用药治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治愈了疾病,但是因为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没有任何改变[1]。因此,大量口腔疾病患者的用药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现象严重[2]。也有研究学者提出,在口腔疾病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口腔疾病的复发,能够提升临床治疗疗效[3]。本研究探究分析了口腔疾病患者应用卫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口腔门诊共收治口腔疾病患者144例,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2例患者。144例患者中男78例,女66例;年龄在20-57岁,平均(38.76±4.37);病程在2-14天,平均(8.1±1.7)天;其中口腔溃疡23例、疱疹性口炎42例、牙周炎47例、口角炎32例。两组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卫生护理干预:①口腔卫生宣教,护士在患者确诊治疗前,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认识到好的卫生习惯对于疾病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初步帮助患者树立口腔卫生意识[4]。护士还应该利用视频、图片告知患者正确刷牙的方式,帮助、督促患者培养好的刷牙习惯,初步建立口腔卫生意识[5]。②口腔局部护理,护士要告知患者早晚刷牙的必要性,每次刷牙以3分钟为最佳。同时,根据患者的口腔疾病病情,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牙刷(软毛牙刷等)。告知患者在刷牙时应该按照顺序刷牙。同时,帮助患者培养然后漱口的好习惯,在治疗期间建议应用温开水或与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应用过热或是过冷的水,防止牙龈受到刺激。③延续卫生护理,指导患者自己建立卫生记录,将每天的刷牙次数,漱口次数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培养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护士应该综合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制定健康记录,定时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用药感受以及口腔卫生习惯,通过电话或是微信等联系方式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及时指导患者入院检查。
1.3观察指标。①疗效标准如下:显效:治疗4周后口腔疾病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4周后口腔疾病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4周后口腔疾病症状无明显改善。②护理满意度,应用调查表采集,内含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③复发率,随访6个月期间复发口腔疾病。④菌斑指数,分别在患者治疗四周后,随访3月、随访6月进行检测[6]。
1.4统计学分析。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χ2和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疾病患者的疗效、满意度与复发率对比。两组口腔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护理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72例患者中显效61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72例患者中显效47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有效率79.17%。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很满意60例,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61%;对照组很满意30例,满意23例,不满意19例,满意度73.61%。随访期间,两组口腔疾病患者均有复发患者,其中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4.17%;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22.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随访期间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1。
2.2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对比。随访6个月,观察组第1个月的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三个月,第6个月的菌斑指数显著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3讨论
人体口腔是一个非常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很容易发生疾病,引发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7]。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在饮食方面无所顾忌,导致我国口腔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学者调查发现,口腔疾病患者在发病、治愈后,很容易复发疾病。
现今护理在治疗中有了越来越高的作用,有研究认为,治疗与护理是不可分离的,护理能够辅助治疗,甚至能够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若是失去了护理,其疗效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尤其是一些常见、易复发的疾病,更需要加强护理,才能够确保疗效[8]。口腔疾病就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疾病,需要加强护理促进治疗效果。但是,现今临床有关口腔疾病护理的研究较少,国人对于口腔疾病的护理也不够重视,导致我国口腔疾病的复发情况越演越烈。
开展卫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也能够督促患者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繁衍生长,从而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减少细菌对于口腔的侵害,能够促进口腔疾病的治疗。同时,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综上可知,口腔疾病患者应用卫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现象。
参考文献
[1]夏礼婷.阶段护理干预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50-251.
[2]梁艳平.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在口腔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3):22-25.
[3]冯岩,陈新,逄键梁,等.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干预中的应用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1):175-177.
[4]徐晓光,张朝霞.针对腹壁造口患者实施口腔卫生护理干预的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3):267-268.
[5]毕晓文.护理干预在口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181.
[6]王莉华,王丽娟.认知护理干预在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89-90.
[7]谢秀萍,李柱兰,蓝小玲,等.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159-160.
[8]洪增霞.护理干预措施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181-181,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