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0 13:55: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耳鼻喉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护理有效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罗显菊.研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30+333.

0引言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儿童群体,因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发病时会头脑胀痛,畏寒发热,耳痛剧烈,耳内流出脓水,持续时间长久,甚至会出现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的症状[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波及患者心理健康。因此,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加以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3]。本文就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本院耳鼻喉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经耳镜检查、耳部确诊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发展迅速,中耳渗液、感染。其中,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例为29:19,年龄2-11岁,平均(7.15±2.57)岁;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例为27:21,年龄2-12岁,平均(7.56±2.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耳痛性质、程度以及有无外耳道分泌物等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若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应及时补液,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若患者出现高温,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等。对患者病症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耳痛、耳鸣等症状,使患者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对正常生活造成障碍。耳道分泌物也会影响患者外在形象,易产生自卑心理,出现急躁易怒的负面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因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须首要分析病患身体状况及生命体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原因及治疗的必要性,告知平时生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密切关注病患心理变化,并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②耳部护理:对急性化脓性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遵医嘱静脉滴注广谱敏感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依据鼓膜损害情况进行针对性用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加入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待临床病灶消失,继续给药3-5 d,观察病情未见反复或转化为慢性疾病可停止用药。若患者未出现鼓膜穿孔,可采用2%酚甘油;若患者出现鼓膜穿孔,则采用3%双氧水溶液清洗外耳道,同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③高热护理:多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高热症状,医护人员需了解造成发热症状的原因,并进行治疗。对高烧不退患者,叮嘱其增加饮水量,采用酒精擦浴法,对患者大血管处(如胸窝、腋窝、颈部等)进行擦拭,严禁擦拭腹部、胸前区、足心等对冷刺激较为敏感区域。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遵医嘱配合药物降温,多用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④日常护理:严禁游泳,叮嘱患者1个月内不可咀嚼硬度较高的食物,3月内勿乘飞机,确保每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饮食上,可多进食高热量、低脂、高蛋白类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选择SPSS 21.00软件实现,以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结果以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8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3.33%。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优(χ2=4.0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
 

3结论

中耳炎是由于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容易引发鼓室硬化,使鼓膜内陷、增厚[4-5]。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尚未有明确的界定,感冒、吸烟、听大分贝音乐等都会引起中耳炎,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则会影响患者听力,并伴随着耳痛、耳鸣,对患者的正常作息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

系统性护理干预从病患的需求入手,以心理护理、耳道护理、高热护理及日常护理等方面为主,对患者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旨在为患者创建一个温馨的环境,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叮嘱患者加强体质锻炼,帮助病患早日康复[7]。需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精心的照料,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耳道分泌物性质、耳后有无红肿压痛情况等,一旦出现不良症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睡觉时可稍垫高头部,以免出现耳道内充血肿胀[8]。必要时可做鼓膜切开术,使脓液排出。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做好定期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嘱患者坚持锻炼,健康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喝白开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研究数据显示,在护理效果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除临床治疗外,系统性护理干预也是极其有必要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病情治愈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芦静,冶娟,张云,等.浅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2):64,140.
[2]安淑晶,宫相梅,段凤芹,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9(23):221-221.
[3]栾淑丽.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0):279-280.
[4]朱玉.浅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1971.
[5]邹春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28-230.
[6]邱裕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220.
[7]黄爽,夏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7,41(1):93-94.
[8]刘祥群,张春霞,候素珍,等.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6,17(3):2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