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0 10:5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0月z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阑尾切除术,小切口手术的创伤小,对患者的影响小,还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王海东,张敏琪,赵明明,等.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93-94.

0引言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急性阑尾炎患者多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唐通,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疼痛,有的患者还伴有低热等症状。针对阑尾炎的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只针对情况不重或需要择期手术的患者。而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临床上针对阑尾炎手术的方式包括常规开腹手术切除和小切口切除术[1]。本次研究以本院收集的86例患者为例,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47.2±6.7)岁。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在22-73岁,平均(46.8±6.5)岁。排除意识障碍、手术禁忌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我院在针对阑尾炎的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禁饮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抗感染等措施。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取患者头低脚高位,行持续硬膜外麻醉,给予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麦氏点作6-8 cm的斜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肤组织、腹部斜肌腱膜、分离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直至腹膜后的位置[2]。寻找到阑尾,行提起、缝扎系膜近端,结扎尾部等工作,从结扎线0.5 cm的位置切除阑尾。以三棒法处理好残端后,以0号线缝合腹膜后,按照常规关闭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3]。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行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接近麦氏点出现压痛的位置为切点,作长2-4 cm的斜切口,与对照组相同的方式行腹部切开,在切口腹膜后,将其外翻病固定好[4]。用甲状腺拉钩将患者腹膜组织牵引,推开小肠和大网膜,吸尽渗液或脓液。用无齿卵圆钳提起盲肠,沿结肠寻找到阑尾根部,行提起、结扎、切断,处理好残端后以荷包缝合行包埋处理。最后,按照常规关闭腹腔,术后做好切口防感染操作[5]。

1.3观察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选取版本为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经正态分析后以(±s)表示,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观察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感染、2例有术后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24,P<0.05)。

3讨论

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多见于青壮年人群,起病较急,多伴有腹痛、胃肠道症状、高热、反跳痛、腹肌紧张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造成患者坏疽、穿孔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阑尾炎的原因阑尾梗阻,感染或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应等因素。目前,临床上针对阑尾炎的治疗主要还是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能够很好的暴露阑尾情况,便于术中进行各项操作,但事实上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大,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如果患者还合并存在其他内脏疾病,可能导致术后恢复慢、出血多、不利于术后愈合的情况。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提倡的手术方式,利用小切口将阑尾切除,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患者腹腔接触外界污染源的机会少,再加上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术后出血、感染的几率。小切口手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阑尾炎,但如果临床医师和患者一味的追求小切口,可能导致术式范围扩大,增加手术风险,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如选择小切口阑尾手术,应注意患者的发病时间、血象情况、有无穿孔、坏疽、位于盲肠后位的情况。如有这些情况要择期选择手术或直接转为开腹手术治疗,以免术中发生危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针对阑尾炎可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本次研究结果与周利[6]的研究成果相符合,周利针对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手术切口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总结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手术切口比较小,因为对患者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比较小,使得其术后恢复速度较快;②由于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当中为患者选用的是新型的小切口,对于其腹腔当中的脏器损伤是很小的,能够大大降低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③切口缩小之后皮内缝合是采用可吸收缝线,术后疤痕并不明显,这样有利于将对患者皮肤美观度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对于美观度关注度高的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④相对于常规阑尾切除手术而言,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那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患者经济负担的降低,对于医院来说,也能够提升病床的周转率,从而能够接纳更多的患者;⑤由于在手术完成之后所应用的缝合线是可吸收的,那么在恢复之后补需要再来院拆线,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优势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其对于手术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手术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一旦出现术中异常出血,控制起来难度较大,手术医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经验与娴熟的操作技能,从而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这也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难点所在,临床上在患者手术方案制定过程中,若是要选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在考虑到其优点的同时,也应该对其操作难点予以综合考虑,结合患者实际特点,选择具有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的阑尾切除术,小切口手术的创伤小,对患者的影响小,还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贤龙,吴宝玉.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892-893.
[2]仲智勇,时保军,李索林,等.腹腔镜辅助脐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4):314-315.
[3]李梦思,刘丽华,魏立新,等.局麻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残端、切口缝合的改良[J].中国基层医药,2014,23(z1):34-35.
[4]滕宜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2):29-30,31.
[5]贺明慧.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12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85,87.
[6]周利.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0例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86-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