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3:39: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出现溶血现象后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将5 mL血样置入肝素管,观察组5 mL血样实施人工溶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生化指标、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尿素氮、血尿酸、肌酐、三酰甘油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肌酸激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移酶指标较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明显较对照组低,钾离子、乳酸脱氢酶、肌酐、甘油三酯、血糖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出现溶血现象后会对各方面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所以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优化生化检验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影响;预防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张烨丽.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10+218.

0引言

溶血现象具体是指红细胞破裂,导致内含的血红蛋白溢出;临床研究发现理化因素、多种毒素等因素均会引发溶血现象。其中突然低温冷冻、机械性强力振荡、低渗溶液等均属于体外环境影响因素,溶血后的血小板等均会对临床生化各项检验指标产生影响。由于目前我国溶血现象发生频率越发频繁,所以导致检验结果大受影响[1]。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n=33)和观察组(n=33),上述研究人员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组委会研究并批准。其中对照组:男:女(16:17),年龄25-75岁,平均(50.22±10.36)岁,观察组:男:女(15:18),年龄26-75岁,年龄26-75岁,平均(50.12±10.12)岁,66例体检人员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研究。

1.2方法。于第二天清晨8:00时,在两组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血样,将取血样置入2支干燥试管,人工措施对其中1支实施溶血处理,注射器快速吸注试管中的血凝块10次左右,贴标签,将此溶血试管作观察组。另一支试管置入肝素管,常温状态下等待其自然分离,该试管中无溶血现象,贴标签,视作对照组。

\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对比分析两组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血尿酸UA、肌酸激酶CK、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检验情况。
1.3.2对比分析两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血钾K+、乳酸脱氢酶LDHA、肌酐CRE、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血糖GLU、)情况。

1.3.3测定方法:在常温状态下将对照组(非溶血组)33例血液样本放入离心仪(转速1000 r/min)中离心10 min,离心完成后分离不溶血血清,将其保存于冰箱中(温度为3℃),检测部分血清(使用统一全自动生化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测,并确保仪器功能良好。需注意的是,检测同一体检者血液样本时必须使用同一批号的检验试剂。测定血清中钾离子时要使用电解质分析仪,同样适用统一试剂。每个血清标本均测定10次,而后将10次结果的平均值视为本次样本的最终结果[2]。

1.4统计学分析。各观察数据中连续性变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生化指标监测情况。经对比,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2.2对比分析两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经对比,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

 
3讨论

研究证明:血液标本会出现溶血现象不外乎两点:其一,温度不当、化学物质、采集保存过程中出现误差,其二则是由于机体代谢引起的体内自行溶血现象。

研究发现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不仅要熟练掌握仪器,还需要对检验员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实施培训,从而全面避免溶血现象发生。

针对上述现象,本文提出几点建议:①规范样本采集过程:在采集血样时要确保器械干燥卫生,避免由于酒精而引发溶血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对器械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在抽血时止血带切勿过紧;防止血液样本过快流入试管,需缓慢拔出注射器活塞。禁止剧烈晃动试管。②尽快分离采集好的血液样本。③采集好的血液样本切勿长时间存放。④进行检验前所需器械必须提前进行质量检测,必须购买正规厂家器械,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器械并维修。⑤检验员发现血清在检验前就已出现溶血现象时必须重新采集血液样本。⑥提升医院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强化护理工作工作能力[3]。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我院要加强在一定方向、一定程度上确实的准确性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医院要采取相关对应措施,保证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亚军,郭云霞,邢军.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62-63.
[2]孙洪帅,吴雪峰,丛占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35-36.
[3]辛永梅.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1):6070-60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