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1:42: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脂肪肝患者选取80例,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所选160例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酶法测定肝功、经速率法测定血清学指标。对比两组肝功各指标水平以及血清学各指标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且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患者可接受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联合检验,效果较为理想,可准确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血脂血清学指标

本文引用格式:黄宜峰.探讨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77-178.

0引言

脂肪肝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也可以认为其是一种代谢相关性应激疾病[1]。临床上根据患者发病机制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2种类型,酒精性脂肪肝易导致肝硬化等疾病,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脂肪肝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主要由于肝细胞内脂肪过多堆积所导致,患者发病后常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中常采用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脂肪肝,充分发挥了其特异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脂肪肝患者接受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脂肪肝患者选取80例,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7~62岁,平均(54.5±7.5)岁,病程1~6年,平均(3.5±2.5)年;对照组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44~63岁,平均(53.5±9.5)岁,病程2~7年,平均(4.5±2.5)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观察组均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②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④胆结石患者、胆囊炎患者、心肺功能障碍患者、肾功能障碍患者、配合性较差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将血清分离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酶法测定肝功,经速率法测定血清学指标[2]。

1.3观察指标

肝功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学指标:观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行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用均数±标准(±s)表示,仅在P<0.05时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指标对比


表1中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2.2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对比

表2中观察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酗酒、肝炎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患者临床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可逐渐表现为腹胀、腹痛等症,并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低钾、低钠等症。当人体肝脏受到损伤后会导致极大减少机体内腺苷蛋氨酸水平,使得肝内大量淤积胆汁。并且在机体进行新陈代谢时会产生乙醛等物质,通过与蛋白质进结合和反应产生较大的毒性,进一步损伤患者肝脏,严重者病情发展甚至可导致肝硬化。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脂肪肝的主要措施之一,正常情况下脂肪肝患者体内TBIL水平较正常人高出许多,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患者肝脏严重受损,并反映出患者肝细胞、胆汁代谢功能出现障碍[3]。AST则是肝细胞受损后释放的一种酶,虽然红细胞、骨骼肌、心肌等受损也可使得AST含量升高,但其在肝脏中的含量仍然最高。并且细胞内存在不同的m-AST、s-AST成分,因此肝脏细胞受损后一般最先释放s-AST[4]。ALT在其他脏器中的分布量极少,是肝细胞受到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5]。并且肝细胞损伤会导致ALT数值上升,有时可达1000 IU/L,因此可作为诊断肝损伤的特征指标。

并且Karsdal MA等[6]学者研究证实,脂肪肝患者TBIL、AST、ALT水平较健康人群来说显著更高。本研究中观察组脂肪肝患者检验TBIL、AST、ALT水平较对照组来说更高,这一结果与之符合。血清学指标检验则是检测血液中各种代谢产物含量的一种血液生化检测方式,同构与正常水平对比,从而间接反应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血清学指标中,TG含量过高是引发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但由于该指标受到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需要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进行检测。但过长的空腹状态也可导致内因性的TG水平上升,血中含量为90%以上,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抽血及检测时间[7]。本研究中,观察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符合彭晓阳[8]学者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检验显示结果异常可提示患者肝功能受损,诊断脂肪肝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检出情况,并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以及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加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桂瑞丰.血清学指标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河北医学,2016,22(7):1226-1228.
[2]周琳,蒋理,范宇鹏,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CK-18、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2):99-102.
[3]Wang L,Zeng YT,Ding XW,et al.Effect of 1-Deoxynojirimycin on Lipid Metabolism in Normal Mice an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J].Modern Food Science&Technology,2017,33(4):6-12.
[4]包莉.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6(6):122-123.
[5]范志广,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6-27.
[6]Karsdal MA,Henriksen K,Nielsen MJ,et al.Fibrogenesis assessed by serological type III collagen formation identifies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and responders to a potential antifibrotic therapy[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2016,311(6):G1009-G1017.
[7]姜振光.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65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53.
[8]彭晓阳.脂肪肝诊断中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