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方法依据双盲法将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的组别作为对照组,加用中药升阳益胃汤进行联合治疗的组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西药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使用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明显低于采用西药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疗效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胡波,胡伊琳.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01-202.
0引言
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粘膜上皮、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变薄引起的胃部慢性炎症,临床上主要通过西药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长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使得药物效果逐渐下降[1],此次实验我院选取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中药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科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收治的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临床诊断、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胃虚弱证型主症,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障碍及药物过敏患者,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治疗)各3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46.21±5.74)岁,平均病程(4.28±1.54)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46.38±5.65)岁,平均病程(4.38±1.61)年。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2]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常规疗法:Hp阳性患者采取康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给予患者阿莫西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788)1g/次,bid;胶体果胶铋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517)0.2 g/次,bid,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20)20 mg/次,qd,晚间服用,以及呋喃唑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160)1g/次,bid;Hp阴性患者进行抑制胃酸及保护胃粘膜治疗,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及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旨在西药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基本方:黄芪30 g,人参、炙甘草、半夏各15 g,防风、白芍药、羌活、独活各9 g,橘皮、柴胡、茯苓、泽泻、白术各5 g,黄连2 g;便秘严重患者加白术25 g。火麻仁30 g;胃痛严重患者加元胡15 g;胃胀患者加枳实10 g、厚朴6 g;烧心、反酸患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各10 g;嗳气、痰多患者无甘草、人参,加代赭石10 g,旋覆花15 g。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共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各项检查结果及中医症候评价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①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粘膜慢性炎症,病理学检查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症候积分减少70%以上。②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粘膜病变范围缩小50%以上,病理学检查慢性严重减轻至少1个级度,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明显减轻,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上。③无效: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下,以上两条未达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的患者均视为无效。
1.4数据处理。统计处理软件:SPSS 17.0。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百(%)描述,组内及组间比较进行协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比较。采用西药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使用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使用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为(8.42±2.75)分,较治疗前降低(8.28±3.17)分,采用西药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为(12.07±2.65),较治疗前降低(4.66±3.42)分,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结论
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根据患者Hp感染情况给予患者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是抑制并杀死Hp、减少胃液分泌,改善患者胃动力[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痞满”、“胃脘痛”的范畴,脾胃虚弱证是CAG的常见类型,给予患者中药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药方中的黄芪能够调和阴阳;人参抗炎健胃利尿、祛痰;炙甘草可润肺解毒;半夏能够消痞散结,止吐;羌活、独活及防风能够解表散寒、驱寒除湿、镇痛解痉;白术、泽泻能够健脾益气,利水燥湿,柴胡、黄连可升阳疏肝、健脾益胃,诸药合用能够起到升阳降浊、健脾益胃的效果[4],还能够改善患者微循环,提高抗炎、抗感染效果,缓解患者血气失调、血瘀阻滞症状,改善患者病机,与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升阳益胃汤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者中医症候评价总积分,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佳,代二庆.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8):1056-1059.
[2]罗娟,代二庆,任会宁,等.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4):377-380.
[3] 袁媛,曾庆明.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4,34(7):664-667.
[4]宋凯丽,苏娟萍.苏娟萍教授应用升阳益胃汤临床经验举隅[J].医疗装备,2016,29(18):107-108.
[5]金春花,王悦,张彤,等.张佩青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举隅[J].中医药学报,2016,44(2):115-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