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88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44例)、对照组(予以疼痛护理干预,44例),比较乳房美容效果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乳房美容效果评分(切口疤痕、色素沉着、乳晕感觉、乳房形状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纳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乳房美观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常规护理;疼痛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彭庆华.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43+345.
0引言
乳腺良性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乳房处可扪及包块,手术切除时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极易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如果护理方法不当,极易加重患者疼痛等不适感,导致乳房畸形、色素沉着,对其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对于机体康复影响极大[1-2]。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88例研究,其目的是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确切的护理方法,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88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年龄在23-58岁,平均(40.52±5.1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对应例数比分别是18:15:11;病程在5-20个月,平均(12.52±3.11)个月;单发、多发例数之比分别是15:29。对照组年龄在24-57岁,平均(40.62±5.0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对应例数比分别是19:15:10;病程在6-19个月,平均病程为(12.58±3.04)个月;单发、多发例数之比分别是16:28。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术前指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切口变化、告知患者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研究组(疼痛护理):①术前疼痛教育:护理人员在术前应积极向患者讲述“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相关知识,包括麻醉方法、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后必须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极易引起疼痛,重点强调术后疼痛具有一过性特点,尽可能减轻患者对术后疼痛的顾虑,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②药物镇痛: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时,进行24 hPCA镇痛,24 h之后可予以曲马多,口服,每隔6 h用药1次,48 h后方可停止。③物理镇痛:术后72 h予以对手术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20 min,每隔4-6 h冰敷1次,因此冷刺激可减轻疼痛症状。④行为镇痛:术后72 h,根据患者机体康复情况,可指导其进行腹式深呼吸运动,每次20 min,每日3次。病房每日定期播放轻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分散注意力,促进疼痛症状缓解。⑤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之后如果出现疼痛、裂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复诊,同时指导患者掌握自检方法,每日对着镜子自检乳房对称以及大小情况,如果出现包块、溢液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比较乳房美容效果评分、VAS评分。①乳房美容效果评分包括切口疤痕、色素沉着、乳晕感觉、乳房形状四方面,以1-3级评分法评定,分值越低,乳房美容效果越佳[3]。②VAS评分:以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无疼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轻重成正比[4]。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s、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n(%)]、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评分。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VAS评分。研究组VAS评分为(1.25±0.1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58±0.34)分。研究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t=42.8658,P=0.0000)。
3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在青年女性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有调查显示: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率高达80%[5]。疼痛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部分女性术后普遍存在严重失落、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应激反应与疼痛感,不利于切口愈合。临床有研究表明: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心理耐受程度、切口大小、手术方式不同,疼痛强度以及范围也存在一定差异,不论是何种程度疼痛,均会影响切口愈合,不利于肢体康复[6]。其次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疼痛极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本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乳房美容效果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疼痛护理干预术前及早对患者进行疼痛宣教,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度,促使其正确看待术后疼痛,促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密切配合、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奠定牢固基础。疼痛护理干预在术后预防性的使用镇痛药,可有效避免由于切口剧烈疼痛而加重患者消极情绪,通过适度冰敷、改善治疗环境等方式减轻患者术后压力,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疼痛阈值,促使其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疼痛平台期,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进行运动功能锻炼,促进切口愈合,防止组织粘连,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纳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感,改善乳房美观程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颖.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23-124.
[2]方芳.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的护理措施研究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25-226.
[3]赵静静.对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146-147.
[4]刘秀英,刘芳梅,钟雪琼.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70-171.
[5]孔祥琴.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101-102.
[6]刘梅,滕敬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情绪及疼痛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223-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