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在肩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14:2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在肩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45例肩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参照组(123例)和研究组(12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强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ROM、肌力以及疼痛程度都较为相近,护理后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护理后,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ROM评分分别为(121.62±3.74)、(151.21±2.54),t=1991.9543,P=0.0000;肌力评分分别为(17.52±2.21)、(23.21±1.39),t=14.1243,P=0.0000;疼痛评分分别为(1.78±1.52)、(1.06±0.53),t=2.8987,P=0.0048,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患肢康复效果更好(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肩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能够加快患者患肢康复进程,提高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疼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肩损伤;人性化护理;功能训练;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连欣,张婷,塔娜.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在肩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00-301.

0引言

肩袖作为人体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损伤或恢复效果差,会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肩损伤患者来说,除了需要进行针对治疗外,还应该加强功能训练,帮助其功能更好的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45例肩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已知且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参照组(123例)和研究组(122例),123例参照组患者中,男74例,女49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48.35±5.61)岁。12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75例,女47例;年龄为36-69岁,平均(49.06±5.8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悬吊患肢、冷敷肩关节、观测身体状况等。

1.2.2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性化护理与功能训练。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弱、文化层次低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提高注意,避免由于患者自身不当行为加重损伤程度。②患者在受伤后,尤其是损伤较为严重时,很容易出现恐慌、恐惧等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介绍成功案例与康复经历,引导患者树立治愈自信心,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移法来降低患者疼痛感,比如借助音乐进行侵入性操作,帮助患者体位舒适,如果患者难以忍受疼痛,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与止疼药品,安抚患者。

功能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患者手术麻醉清醒后八小时开始,直到术后五周时间内,护理人员都需要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拉伸、肩外旋活动,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其中无旋转外扩、手臂外旋、前屈幅度分别需要控制为60°、40°、140°,30次为一组,每天三组。②在术后五周至十二周的时间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患肢进行无阻碍主动助力运动以及肩关节被动运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托肩梯、棍棒等设施,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起辅助作用,引导患者将患肢向各角度最大限度进行运动。同时还需要加强手抗阻肩胛骨活动教育与姿势锻炼,20次为一组,一天三组。如果患者为无痛状况,还可以加强生活运动锻炼,并结合主动运动锻炼,加强患肢力量锻炼。③从术后十三周开始,护理人员就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抗阻力康复训练,加大抗阻锻炼力度,进行肩关节主动锻炼,扩大三角肌、肩袖肌的锻炼力度。加强穿衣、游泳等训练,这有助于增强患者患肢肩关节的协调性与灵敏度。通过拉长、加紧肩胛骨以及耸肩动作,进行肩胛平稳肌锻炼,20次为一组,一天5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功能训练都需要在护理人员辅助及引导下进行,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为依据,合理调整锻炼次数与时长。

1.3效果分析指标。患者患肢康复状况采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定法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患者护理前后ROM、肌力、疼痛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ROM、肌力以及疼痛程度都较为相近,护理后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护理后,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ROM评分分别为(121.62±3.74)、(151.21±2.54),t=1991.9543,P=0.0000;肌力评分分别为(17.52±2.21)、(23.21±1.39),t=14.1243,P=0.0000;疼痛评分分别为(1.78±1.52)、(1.06±0.53),t=2.8987,P=0.0048,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患肢康复效果更好,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肩损伤,也被称之为肩袖损伤,肩袖的功能是在人体在外展上臂的过程中确保肱骨头能够拉近关节盂,是两者之间维持的正常支点关节[2]。如果肩袖出现损伤,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一功能,严重的话甚至会完全丧失,因此一旦出现肩损伤,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确保该功能不受影响[3]。

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患肢恢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人性化护理,患者身心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疼痛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而功能训练,则是在手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恢复进程,有计划的改善其锻炼内容,进而阶段性的加快患者更好恢复。通过康复锻炼,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降低,进而提高其恢复效果[5]。

在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通过加强人性化护理与功能训练,其ROM、肌力、疼痛评分都得到显著改善,这表示其患肢康复状况良好。相较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来说,研究组患者的患肢改善效果较为显著,患肢各方面评分都要优于参照组,P<0.05,这表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肩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辅助功能训练,能够加快患者患肢康复进程,提高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疼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老年人膝关节损伤的人性化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7,2623:125+127.
[2]刘栩.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32-33.
[3]杜智慧.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17-18+29.
[4]李庆庆,仲江红.人性化护理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244-245.
[5]赵红霞.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7:22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