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于2018年开始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观察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发生3例护理缺陷事件,占(1.50)%,7例护理纠纷事件,占(3.5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发生11例护理缺陷事件,占(5.50)%,18例护理纠纷事件,占(9.0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的护理缺陷事件以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全面高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P<0.05)。结论临床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患沟通;门诊护理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阿孜古丽·艾日都拉,库尔班尼沙汗·买买提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78-279.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就医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措施加入门诊护理中,可有效满足当前医疗体系中以人为本的宗旨,降低医患纠纷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1]。本文通过对门诊护理应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统计,探究其临床效果,现结合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128例,女72例;患者的年龄为20-72岁,平均(44.25±6.39)岁,患病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33例,糖尿病患者67例,肺部疾病患者27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3例;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131例,女69例;患者的年龄为20-78岁,平均(45.01±6.22)岁,患病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38例,糖尿病患者69例,肺部疾病患者2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7例;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P>0.05)。
1.2方法。①形象优化。门诊作为患者入院后接触的第一对象,门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将会决定患者的医院的整体印象,因此门诊护理人员应当穿着得体,举止恰当,在面对患者的咨询时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利用富有亲和力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消除对于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②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在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应当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称呼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实际情况,采用“爷爷、奶奶”等敬语增进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2];③在门诊接待过程中,可提供免费轮椅、饮水、化验单与报告单的邮寄服务,方便患者就医,体现门诊护理中的人性化。
1.3观察指标。根据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接诊态度、秩序维护、健康教育、护理沟通等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研究。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将计数资料判定为χ2,检验方式为%;计量资料判定为(±s),检验方式为t;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以P值作为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发生3例护理缺陷事件,占(1.50)%,7例护理纠纷事件,占(3.5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发生11例护理缺陷事件,占(5.50)%,18例护理纠纷事件,占(9.0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的护理缺陷事件以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接诊态度满意比例为(96.50%)、秩序维护满意比例为(97.50%)、健康教育满意比例为(98.00%)、护理沟通满意度比例为(97.5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接诊态度满意比例为(90.50%)、秩序维护满意比例为(90.00%)、健康教育满意比例为(89.00%)、护理沟通满意度比例为(92.5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需求的逐渐提高,临床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将各科室的内涵及核心进行充分的融合,逐步摈弃传施前;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全面高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P<0.05)。
综上所述,临床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统的单纯针对疾病的护理模式,逐步融合了新的护理观念而不断进步[3]。人文关怀是一种将个体的发展与生存需求置于首要目标,结合爱护、关心与尊重为思想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开展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人员的护理重点不单单局限于对病情的护理,被动的投入护理工作,而是充分给予患者理解与尊重,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需求范围内的优质护理,充分提高护理质量[4]。结合本次实验结果: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护理缺陷事件以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
参考文献
[1]娜迪拉,李红.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84.
[2]华本珍,姜莉娜,蓝青苑,等.门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应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3):6-7.
[3]麦伟娟,冯秀群,关结芳.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4):2327-2329.
[4]彭春光,周燕,吴林燕,等.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8):73-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