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部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11:2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 56 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同期 56 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 56 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抗炎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 (1)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 96.43%,与对照组的 80.36% 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咽部刺激症状总发生率为 12.50%,与对照组的 50.00% 比较显著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 针对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 :许安丽 , 毛佳 . 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部刺激症状的发生率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8):88-89.

0引言

在临床中,针对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考虑到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干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学者表示,行气管插管全麻术的患者如果未能采取有效医治干预方案,则术后易出现咽部刺激症状,比如:疼痛、呛咳、异物感等 [1]。本课题重点分析探讨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的方法及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 56 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其中,男性 24 例、女性 32 例;年龄在 24~61 岁,平均(36.8±1.1)岁。取同期 56 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 56 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抗炎治疗;其中,男性 23 例、女性 33 例; 年龄在 25~62 岁,平均(36.9±1.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比的意义。

\

 
1.2方法

(1)对照组: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炎方法治疗, 即术后次日常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含漱,每 4 h 进行 1 次。

(2)观察组:本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炎方法治疗(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雾化吸入方法治疗,于术后 1 d 内开始使用 5 mL 的生理盐水联合 15 mg 的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行半卧位进行吸气,每天 2 次, 每次维持在 15~20 min。

两组持续进行 3 d 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①显效:经积极治疗,患者的咽部刺激症状完全消除,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水平 [2-3];②有效:经积极治疗,患者的咽部刺激症状部分消除,各项生命体征有所改善;③无效:咽部刺激症状明显,无改善,同时生命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为前两项有效率之和。此外,比较两组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1.0 处理本次涉及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 ±s)表示,并用 t 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并用 2 检验,P<0.05 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 96 . 43 % ,与对照组的 80 . 36 % 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 . 05 ),详细数据如表 1。

\


2.2两组术后咽部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咽部刺激症状总发生率为 12 . 50 % ,与对照组的 50 . 00 % 比较显著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 . 05 ),详细数据如表 2。


\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易出现咽部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呛咳以及异物感等,从而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 [4-5]。从发生咽部刺激症状的机理来看,主要是因为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麻醉药物及气管插管的刺激作用下,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变多;与此同时,手术后在切口疼痛的作用下,患者对咳嗽存在害怕的感受,进而易引发咽喉部不适症状。为了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降低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此次重点提到了雾化吸入治疗方法。

对于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来说,可以不对药物的性质破坏,使用雾化吸入装置作为辅助工具,患者只需深呼吸便能够将药物吸入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表面等部位。临床研究表明,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炎症得到有效减轻,同时起到湿化气道的作用,并发挥祛痰、镇咳,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够使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6-7]。国内有学者表示,雾化吸入方法的应用,能够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使其发生率控制在 2%~10%,此次研究为 12.50%,虽然偏高一些,但是这可能与本次样本量(观察组 56 例)偏低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的观察组,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高达 96.43%,与采取常规抗炎治疗的对照组的 80.36% 比较显著更高;同时,观察组术后咽部刺激症状总发生率为 12.50%,与对照组的 50.00% 比较显著更低;从中可知,雾化吸入方法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咽部刺激症状发生率,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包丽 , 曲鸣宇 , 肖昭扬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34(5):501-504.
[2]李桂香 . 妇科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行雾化吸入改善咽部不适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9):102-103.
[3]李秋兰. 地卡因雾化吸入对改善胃镜所致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22(23):124-125.
[4]孔琴 , 戴晓洁 , 何阿祥 . 术前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改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的临床研究 [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32(13):2043-2045.
[5]Riad W, Ahmad N, Motowa SA, et al. Influence of GlideScope assist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ophthalmic  patients[J]. Saudi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5,9(2):195-198.
[6]Das B,  Samal RK, Ghosh A,  et  al. A  randomi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irtraq optical laryngoscope vs. Macintosh laryngoscope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non-ophthalmic surgery[J]. Brazili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English Edition),2016,66(1):19-23.
[7]陈丹姿, 林佳玲, 王泽敏. 雾化吸入在胃镜术后咽喉不适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12(6):122-123.
[8]邓立梅 , 白沅燕 , 宋蕾 , 等 . 氧气雾化吸入对改善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咽喉部不适症状的效果观察 [J]. 当代护士 ( 下旬刊 ),2015,22(3):63-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