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09:56: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控制效果。方法选笔者所在医院2017~2019年收治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抽取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性有效治疗,缓解甲亢症状后进行降糖治疗,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针对性治疗措施后患者的甲亢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糖代谢功能指标也有令人满意的改善,对病情有效率评价后所得数据为95.0%。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重视对甲亢症状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后再根据病情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免剂量过大而导致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临床治疗;干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胡润生.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67-68.

0引言

无论是糖尿病或者是甲亢都是临床相对常见的人体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且两者并发的情况也并不少见[1]。有相关研究[2]提示,甲亢是诱发糖尿病的其中一种高危因素,但当前对该论证还没有有力的数据验证,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已经是可以确定的事情。对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探索过程中认为对此类疾病应该先控制甲亢症状,然后再对其糖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够从整体保障健康[3],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如果经尿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后指标依然存在异常的,可适当应用降压药。为深入了解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控制效果,对本院近年收治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梳理并归纳,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笔者所在医院2017~2019年收治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在27~73岁,平均为(47.6±2.5)岁。有36例患者先患有糖尿病,有41例患者先患有甲亢,到院时确诊糖尿病、甲亢同时存在患者有23例。对于两种疾病发病间隔方面,先发糖尿病患者距离再发甲亢的时间超过1年,先发甲亢患者距离再发糖尿病时间超过6个月。入院时患者存在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同时存在心悸、紧张、多汗等甲亢高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的相关症状。

1.2治疗方法

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先针对甲亢进行药物控制,通过药物使得甲亢症状得以缓解之后对糖代谢功能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患者糖代谢功能会有所改善,如果紊乱情况得不到控制的应该给予患者降糖药物[4]。在对甲亢和糖尿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其高消耗、高代谢性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保证营养支持的充分。在患者正式开始接受治疗前的2~3个月应该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免体内过度消耗能量后导致甲亢症状恶化。给予赛治,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服用剂量为30 mg,对于糖尿病病情恶化严重的采取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方案干预,每天注射剂量在40~60 U[5]。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前后对其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干预后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在针对性治疗措施后患者的甲亢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糖代谢功能指标也有令人满意的改善,对病情有效率评价后所得数据为95.0%。

3讨论

甲亢合并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对此并发症当前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的认知,部分学者[6]认为甲亢患者在患病后由于有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出来,导致肠道大量吸收糖并直接促使糖原异常增加,另一方面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导致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对应提升,促使血糖指标的上升。目前较为主流的方向是认为甲亢、糖尿病的存在都和免疫学之间有联系,甲亢患者还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拮抗激素会促使敏感性提升并诱发胰岛素抵抗[7]。

甲亢和糖尿病两种疾病会在一定程度出现叠加并相互影响,导致疾病威胁程度明显增加,如果血糖指标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有成为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患者一旦发生酮症酸中毒则可能诱发出现脱水或者机体内环境紊乱的情况,是诱发和刺激甲状腺危象的相关因素。近年来我国的甲亢发病率提升速度不断加快,这可能和碘盐的摄入存在密切联系,同时因为甲亢还有糖尿病两者之间的临床症状存在各种相似的情况,因此在为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应该对两种不同的疾病特征进行综合考虑,避免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如患者首先检出糖尿病,则有一定概率将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或者排便增加等情况判断归类到植物神经病变,对于部分应用降糖药物干预后明显消瘦的患者,排除是因为双胍类药物所导致的因素,则应该考虑是否为并发甲亢,在糖尿病患者中对抗甲状腺球蛋白进行检测,提示抗体为阳性的比例相对较高,两种疾病并发而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当对首诊为糖尿病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后依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的,应该检查是否并发甲亢[8]。

为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甲亢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病情的治疗效果,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初期需要使用大量的胰岛素才能达到控制血糖指标效果,而在顺利控制甲亢病情后对于胰岛素的剂量也能适当调整下降,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对甲亢的强力控制,有利于影响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情况,在前期阶段应该逐渐增加胰岛素的应用剂量,但在整体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并根据所得信息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综上所述,对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重视对甲亢症状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后再根据病情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免剂量过大而导致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祖立新.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53.
[2]吴素萍.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620.
[3]陈洁,刘向臣.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效果评价[J].新疆医学,2017,16(5):531-532.
[4]Ganji A,Moghbeli M.Type 1 diabetes and hyperthyroidism in a family with celiac disease after exposure to gluten:a rare case report[J].Clinical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2018,4(1):24.
[5]朱红梅,刘英,李岩.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7,47(11):1306-1308.
[6]李永桂.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505.
[7]Liu F,Di J,Yu H,et al.Effect of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thyroid function in euthyroid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J].Surgery for Obesity&Related Diseases,2017,13(10):1701-1707.
[8]丁莉.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7):182.
[9]Meikle AW.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yroid dysfunction and hypogonadism in men and boys[J].Thyroid,2014,14(Suppl1):17,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