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于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病症和肾脏病的病理进行分析,并且研究肾活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肾活检检测,并且根据患者的肾脏病理检测结果,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肾病,对比各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相关的病理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患病病程、收缩压、合并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合并大量蛋白尿和血清肌酐等指数上,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肾活检病理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对于病程较短,且蛋白尿比例较小的病患可以起到有效的辨别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病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毓,李玉梅.关于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病理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63-64.
0引言
糖尿病肾脏病指的是,糖尿病病人随着病程增加所产生的微血管病变状况,实际上,糖尿病肾脏病属于慢性肾脏病的一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肾活检的应用可以有效辨别糖尿病病人的肾脏病情况是否与糖尿病本身相关。利用肾活检技术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糖尿病病人所形成的肾脏病并不是糖尿病所引发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非糖尿病肾脏病。而引发非糖尿病肾脏病的原因是合并原发性肾小球病。在临床研究中,可以得出,糖尿病肾脏病与非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也突出了针对糖尿病病人肾脏病的病理展开研究的重要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本院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这100例糖尿病患者均与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的标准相一致,并且采用肾活检技术进行病理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信息较为完整。本次根据住院期间对患者病情分析进行讨论,分别对抽样选取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33例,分别包括女性8例,男性25例。对照组患者有67例,分别包括男性病患43例,女性病患24例。
1.2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特别是体质量、病程等资料,再结合近期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各组患者的尿蛋白性、尿液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糖化血蛋白等相关指数,并且对病人是否有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状况进行研究。最后,借助肾活检技术对患者的免疫病理进行判断,并且对患者的小血管病变进行实时监测统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l6.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其他并发症状况如表1所示。
2.2肾组织活检结果分析。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肾活检光镜检查,其中对照组的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要高于观察组,而且系膜细胞增生的程度也要高于观察组。其他指标,例如肾小管和间质的病变范围、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2]、小血管病变比例均是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占有一半比例,而结节硬化性肾小球硬化型则占35%的比例。由检验结果可知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活检结果见下表2。
2.3对照组的病理分析。通过上表2的分析可知,针对对照组的病理类型进行比对,可知原发性肾小球患者有60例,占总人数的89.6%。结合病理可知,原发性肾小球患者中的膜性肾病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类型。
3结论
通过以往的临床治疗经验可以得出,糖尿病人在整个病程中主要会表现出蛋白尿和肾功能衰退,但这二者发生功能性衰退时并不代表患者属于糖尿病肾脏病。借助肾活检技术,可以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肾病病理的有效分析,可以有效辨别糖尿病患者的肾病是否与糖尿病本身相关。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所选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肾病问题与糖尿病本身相关,这也有前面所叙述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而经过相关数据研究可知,糖尿病病人病程的长短是造成糖尿病肾脏病的关键原因。在本次的研究内容中,对照组的患者,糖尿病患病的时间相对较短,这也表明了糖尿病本身会就会引发糖尿病肾脏病[3-5]。
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肾病发病期间也会引起视网膜的病变,因此观察视网膜情况也是判断糖尿病的病症的主要因素。此类病变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会持续存在高血糖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不断加厚。相关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的增长以及高收缩压症状的产生,微细管的产生几率会逐渐增大[6-9]。
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分析,为了区分患者是否为糖尿病肾脏病,可以首选询问患者糖尿病史,主要了解发病的时间长短,再有就是根据蛋白尿、肾功能情况、视网膜情况以及相关检查指标来判断,依据以上症状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糖尿病肾脏病[10-15]。在实际对两种病症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有效借助肾活检技术,针对那些糖尿病病程相对较短,但已经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的病患进行肾活检。通过肾活检方式的介入,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病例的准确分析,为相关的治疗人员提供准确的资料参考,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完善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方案。在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治疗效果也可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娄探奇,司美君,冯绮琪.探索肾脏病理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C]//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2015.
[2]司美君,叶增纯,赵文波,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病理与临床表现特点[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6):401-405.
[3]黄玉宇,王衍慧,傅明捷,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损伤机制[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7):756-758.
[4]李健,刘泽炜,王怀国,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4).
[5]蒋姗姗,龙艳,苏珂,等.T2DM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MCP-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5(27):3827-3829.
[6]郭立新.维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4(19):8-11.
[7]周小仙.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8]黄玉宇,王衍慧,傅明捷,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损伤机制[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7).
[9]郭晓蕙.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
[10]杨枝,肖魏华,王丽娜,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8):893-897.
[11]徐鹏杰,李航,徐亚兰,等.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10).
[12]崔瑶,秦明照,陈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7).
[13]李焱.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4):528-530.
[14]郭晓蕙.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
[15]司美君,叶增纯,赵文波,等.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病理与临床表现特点[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6):401-4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