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慢性难愈性创面就是慢性的皮肤溃疡,是常见慢性损伤之一,不同原因所致的皮肤溃疡其发生机制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预后也各有差异,高原地区慢性创面有其独立地域特性,对高原地区的慢性创面治疗方式很多,如何全面、快速、安全地修复创面,让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科经过近10多年来对各种高原慢性创面的诊治,不断积累治疗经验,在临床中提炼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如下的治疗经验和体会能对广大同行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在治疗高原地区慢性创面的工作中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原地区;慢性难治性创面;皮肤溃疡
本文引用格式:安亚南.高原地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68.
0引言
临床上慢性创面常见的病因有复杂软组织损伤(占67.6%)及压疮、血管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占20.7%)[1],其余病因相对少见。除内在影响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愈合外,高原地区慢性难愈性溃疡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青海省深居内陆,地处青藏高原,海拔最高6851米,最低1644米,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早晚温差大,干燥、多风,缺氧,局部(玉树、果洛等)自然环境恶劣,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差,交通不便、就医困难等都是促成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外在因素。针对不同创面采取不同病因治疗,改善外在环境对促进创面愈合和防治创面再发有一定辅助作用。
1病因治疗
促使慢性创面愈合,需注重解除及改善导致慢性创面的因素,如糖尿病足需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静脉性溃疡则需穿弹力袜减少静脉反流,必要时手术剥脱浅静脉、静脉硬化剂治疗等。控制原发病是局部治疗有效的前提。
2局部治疗
2.1持续负压引流术。创面局部处理对溃疡的愈合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可以通过减少或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通过动脉扩张使血流增加,促进创面生长。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加快慢性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比传统的清创换药治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显著提高[2]。
2.2光子治疗。主要为氦氖激光和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的波长是632.8 nm的红光,其生物学刺激或调节效应包括:消炎、镇痛、脱敏、止痒、消肿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溃疡、烧伤创面的愈合等作用。
2.3高压氧。高压氧治疗开放性创伤是因为高压条件下增加血液和组织液氧溶解度,提高缺氧组织氧供,开放的伤口能直接达到氧气中浸浴效果,是创面细胞能得到更好的氧化 。
高压氧还可减轻组织水肿、乳酸聚集,使成纤维细胞快速增生、使胶原合成速度加快,对厌氧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2.4红外线治疗。近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对皮肤、脉管、神经及其深部组织产生作用,红外线照射产生热效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能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使创面组织中的有害物质及代谢产物快速排出;同时抗感染能力增加,使创面局部的修复能力明显提高,达到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2.5清创术。伤口清创在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的处理中非常关键,其基本目的是通过清除无活性组织、控制感染和提供一个不受压力的“康复”坏境来促进溃疡愈合。
2.6富血小板胶浆。PRP是自身静脉血经梯度离心分层后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部分,含有全血中70%以上的血小板,血小板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在PRP中浓度很高,约为体内正常浓度的几倍甚至几百倍[4]。PRP血浆成分中的纤维素、纤连蛋白及亲玻粘连蛋白,可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能有效促进创面生长,相比而言PRP治疗操作简单、对机体损伤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7中医药治疗复春散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其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去除坏死组织、改善神经和血管功能,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2.8改善生存环境。根据临床表现对比发现,脱离高海拔环境能改善身体机能,创面治疗效果更佳。
3手术治疗
3.1皮片移植术。皮片移植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基本的创面修复方法,一般而言,只要受区有足够的血供来源,能维持移植皮片生存的需要,都可用皮片移植修复创面。
3.2皮瓣移植术。针对创面大,深部组织如肌肉、骨等外露的创面采取皮瓣转移能带到有效的封闭创面作用,并能恢复部分功能。
4结论
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是十分困难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多系统性就决定了其治疗并非易事,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全方位、个体化的定位慢性难愈性创面,加强基层宣教,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正确的预防和适当地处理慢性难愈性创面,促进尽快愈合,根据不同创面的不同特点进行全身治疗,根据局部创面的特点进行适当地局部处理,广泛的应用新技术和新型敷料[5],来更方便和更舒适的提高高原地区慢性创面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付小兵.糖尿病足及其相关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处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江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5):1009.
[3]梁伟中,周正.高压氧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J].2017,19(11):1737.
[4]古宝凤,周利军,李亚文.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18,37(2):45.
[5]韩春茂,孙华凤.慢性伤口诊疗指导建议[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5):3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