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早期颅骨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88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晚期颅骨修补术,观察组使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22.7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满意度为81.8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4%(P<0.05)。结论将早期颅骨修补术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脑外伤;早期颅骨修补术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林,鞠长亮,赵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88-89.
0引言
近几年,因为我国交通事故及灾难性事件发生率上升,因此出现的创伤患者也随着增多。颅脑外伤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病情进展快速,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残疾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提升预后效果,但因为需要对其颅骨进行切除,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影响。选择合适的颅骨修补手术时机,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2]。此次研究中,对我院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术,根据抽签法,一部分患者实施早期手术,一部分患者实施晚期手术,观察两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88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全患者;②具有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患者,无法进行沟通及交流或者交流困难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观察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0-62岁,平均(48.65±1.74)岁;受伤原因:钝器伤8例,交通事故上28例,高处坠落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9-63岁,平均(48.62±1.47)岁,受伤原因:钝器伤6例,交通事故上27例,高处坠落11例。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患者出现外伤后3个月内,对其实施颅骨修补术,对其进行全麻,使用钛网对其进行修补。术前行颅骨CT薄层扫描,根据CT数据定制钛网。手术切口选择原手术切口,切开患者头皮,将其头皮肌瓣翻开,将损伤区骨缘进行充分暴露,将钛网材料贴合骨窗,保证钛网能够与骨缘紧密贴合,然后使用钛钉将钛网固定于颅骨骨缘上。在患者皮瓣下放置引流管。术后1d将引流管拔出,提供抗生素及神经功能恢复药物。根据患者术中颅内压情况确定是否使用脱水药物。
1.2.2对照组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患者在出现颅脑外伤3个月以后实施颅脑骨修补术。手术方法同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①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使用karnofsky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情况,13-15分,为良好;9-12分,为中度残疾;8分为重度残疾;处于无意识状态,完全丧失对自己和周边环境的认知,丧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二便失禁,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自主功能完全或部分保留,上述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称为植物生存状态。总有效率=良好率+中度残疾率。②观察两组治疗满意程度。使用我院独自设计的患者满意调查表,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填写,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之间;中:60-79分;差:60分以下。③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异物排斥、脑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优20例(45.45%),良13例(29.54%),中9例(20.45%),差2例(4.54%),患者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优13例(29.54%),良5例(11.36%),中18例(40.90%),差8例(18.18%),患者满意度为81.81%,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
2.2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良好26例(59.09%),中度残疾16例(36.36%),重度残疾2例(4.54%),植物生存0例(0.00%),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良好20例(45.45%),中度残疾15例(34.09%),重度残疾5例(11.36%),植物生存4例(9.09%),总有效率为79.54%,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24)。
2.3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脑质损伤1例(2.27%),异物排斥1例(2.27%),皮下积液1例(2.27%),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脑质损伤4例(9.09%),异物排斥2例(4.54%),皮下积液4例(9.09%),并发症发生率为22.72%,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
3讨论
颅脑外伤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脑外科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残疾率及死亡率。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方式治疗患者该疾病,及时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显著[3]。患者实施颅脑外科手术时经常需要对部分颅骨进行切除,会有一定时间的颅骨缺损,如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修补,则会对其神经功能恢复造成影响,致使患者出现众多并发症[4]。
颅骨缺损患者通常会产生头晕、头痛、易怒、恐惧等情况,称为颅骨缺损综合症,不但加重患者心理压力,且对患者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脑萎缩现象。对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术可对其缺损颅骨进行修补,有效的保护保护脑组织,能够有效改善上述情况造成的脑积水症状,降低脑部组织继发性损伤,属于保护性手术及整形手术[5]。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不但能够促进患者脑组织血液回流,缓解或消除颅骨缺损造成的不良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6]。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改善患者的颅骨缺损情况,增加患者局部血流量,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晚期颅骨修补术因为与颅外伤手术相距时间过长,机体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凹陷情况[7]。实施颅骨修补术时,硬脑膜与钛网之间间隙较大,且粘连比较严重,分离不当,影响组织功能恢复。且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的患者组织间液与脑脊液之间的平衡容易被破坏,因此出现众多并发症。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对各种原因造成的脑脊液动力学改变进行预防,避免分流手术,从而降低硬膜下水肿、脑水肿发生率[8]。
综上所述,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邓昭健,甘正凯.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5):133-133.
[2]李金辉.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88-89.
[3]谢观生,陈东亮,张济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9):47-49.
[4]王东兵.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1):70-70.
[5]罗华.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早期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10-111.
[6]Zhu H,Ji C,Shen Z,et al.Early Cranioplasty Benefits Patients with Obvious Bilateral Frontotemporal Bone Window Collapse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World Neurosurgery,2018,113:198.
[7]Morton R P,Abecassis I J,Hanson J F,et al.Predictors of infection after 754 cranioplasty operations and the value of intraoperative cultures for cryopreserved bone flaps[J].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6,125(3):766-770.
[8]Chen F,Xu C,Zhang C.[Effect of indwelling nasointestinal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J].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18,30(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