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改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测定复发前后的结石成分,对比结石成分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0例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初发时草酸钙比例最高,复发时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胱氨酸比例下降,其他结石成分均有上升。患者复发前后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复发时间为1-5年其成分发生改变的RR值是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0.530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显示患者结石复发时间1-5年是预测复发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5,95%CI=0.087-0.719,P=0.013)。结论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结石成分改变占30.83%,复发时间是其结石成分改变的危险因素,且以感染性结石与草酸钙结石间的成分改变最为多见。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复发;成分分析;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张海洲.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改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54-55.
0引言
泌尿系结石可依照其成分划分为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及尿酸等类型,临床预防其复发的措施视结石成分而不尽相同[1]。泌尿系结石的复发多与患者某些内在的致病因素未被纠正有关,且部分患者结石复发时其成分将发生改变,因而需针对结石成分的改变而对预防策略进行调整[2-3]。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分析其结石成分的改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男83例,女37例;首次发病年龄20-83岁,平均(50.97±16.10)岁;初发结石发生于下尿路34例,复发结石部位不变;初发结石位于上尿路86例,复发结石位于上尿路同侧59例,位于对侧27例;初发结石120枚,复发结石120枚。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结石复发;②初发结石、复发结石均为单侧,且结石复发前后均有成分分析资料;③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初发结石未完全清除、研究时间内复发2次及结石各成分低于总量50%的患者。
1.2方法。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部位、复发时间、复发次数以及结石类型。使用FLA8100型红外光谱分析仪(济南鼎顺医疗机械有限公司的SUN-3G第二代智能结石分析仪)测定结石成分,结石类型划分通过结石主要成分(≥50%)进行:①草酸钙结石:主要成分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等;②尿酸结石:主要成分为无水尿酸、二水尿酸及一水尿酸钠等;③磷酸钙结石:主要成分为羟磷灰石、透钙磷石、磷酸三钙及磷酸十钙等;④胱氨酸结石;⑤感染性结石:主要包括尿氨酸、磷酸灰石及磷酸镁铵等成分。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石成分。120例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初发时草酸钙比例最高,复发时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胱氨酸比例下降,其他结石成分均有上升。患者复发前后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结石复发成分改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复发时间为1-5年其成分发生改变的RR值是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0.530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显示患者结石复发时间1-5年是预测复发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5,95%CI=0.087-0.719,P=0.013),见表2。
3结论
针对术后的结石成分测定结果制定相应防治方案,是预防其复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3]。例如初发结石为感染性结石患者需对其尿路感染因素进行控制,结石成分为草酸钙的患者则应限制其食用高草酸含量的食物,碱化结石成分为尿酸患者的尿液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性结石与草酸钙结石间的相互转变在结石复发时最为常见,分析其原因在于泌尿系发生感染时,有关的病原菌会生成尿素酶,可将尿液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等,而铵离子将增加尿液pH值,同时其与尿液中的钙、镁、磷酸根等结合可生成碳磷灰石或磷酸镁铵等[4]。在初发草酸钙结石患者复发的过程中,因多种因素而出现尿路感染,继而使得结石成分转变为感染性结石。初发感染性结石患者在手术根除结石后,对尿路感染的控制较为重视,使得复发时结石成分由感染性结石转变为草酸钙结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结石复发时间可作为预测复发时结石成分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时间1-5年的OR值为0.245,表明复发时间<1年或>5年患者发生结石成分改变的相关风险约为复发时间为1-5年的患者的4倍。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复发时结石成分改变的发生比例为30.83%,结石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患者其结石成分改变的可能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徐磊,车宪平,古军,等.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1):87-90,105.
[2]邱建强,段焘,王佐,等.眉山市27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5):907-908.
[3]王斌,陶佳意,汪兴旺,等.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26-3027.
[4]李志斌,何利兵,杨春亭,等.广东东莞地区416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4):5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