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将2017年1至6月于我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至12月于本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风险管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以各自时间段内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评价依据,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风险管理组收到患者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投诉率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郭丽,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49-250.
0引言
护理是一项责任性强、风险性较高的工作,由于当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临床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正逐渐提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医院名誉造成影响,因此,采取一定的护理管理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对降低医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医院的名誉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1]。风险管理是一种对潜在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与总结的新型管理措施,为探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本组实验本次实验将2017年1至6月于我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至12月于本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风险管理组,以各自时间段内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评价依据进行综合评价,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将2017年1至6月于我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47例,女40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45.45±3.28)岁;将2018年7至12月于本院住院的87例患者作为风险管理组,风险管理组中有男50例,女37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45.78±3.64)岁;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以各自时间段内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分析两组护理质量。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①护理风险的识别。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及临床症状表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时间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完成护理方案,降低护理工作中的缺陷,结合医院各科室的人员、设备情况,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以便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快速反应。
②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护理记录是执行护理管理重要的资料,护理记录文书的丢失或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医疗纠纷或经济赔偿,通过对护理记录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利于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风险进行总结分析,便于对后续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护理管理小组应当对护理记录的写法进行规范,并不定期对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与及时性进行抽查,分析护理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记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文书书写记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提高,全面提高护理记录相关文书的质量[2]。
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加强全体医院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了解到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风险,便于护理人员提高对于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3]。并在风险事件的发生时护理人员能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将护理风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④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护理人员与患者良好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医患关系,消除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因此,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对语言交流沟通的方法进行与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的需求进行考虑,缓解患者入院后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好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并且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告知家属医院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专业性,从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提供温馨、愉快的环境,进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各自时间段内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将计数资料判定为χ2,检验方式为%;计量资料判定为(±s),检验方式为t;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以P值作为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风险管理组收到患者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管理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步,健康观念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及处理,以降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避免因护理工作不到位影响治疗效果,损害医院的名誉[5]。而通过实施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提高急救意识,将对以病情的治疗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换位为护理中心的护理模式,相关研究也说明[6]: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提升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合本次实验结果:风险管理组收到患者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投诉率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雪莲.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204.
[2]祁兆娜,苗鑫平.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8(24):287-288.
[3]徐晓琴.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175-176.
[4]钱才女,秦藴新.护理管理方面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价[J].护理学,2018,7(4):183-187.
[5]范贤淑.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80-182.
[6]霍红炜,高丽芹,龙敏.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