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6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Ⅲ)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值得推广。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肝硬化;肝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邸巍.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29+132.
0引言
肝硬化临床常肝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对机体多系统造成损伤,晚期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激发感染、癌变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早期积极治疗,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1-2]。临床治疗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基础上,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需强化治疗。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6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纳入标准:经X线检查、肝功能实验等确诊为肝硬化者;均自愿参与;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9-50岁,平均(41.25±2.31);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8-50岁,平均(41.26±2.3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替卡韦分散片(国药准字H20140093)口服治疗,0.5 mg/次,1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红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肌内注射治疗,一次2mL,一日2次。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指标进行检测,内容包含:AST、ALT、TBIL、HA、LN、IV-C、PC-III,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将60例患者数据资料放入SPSS 19.0统计系统中进行处理,(±s)为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为计数资料,卡方对其进行检验,结果中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A、LN、IV-C、PC-II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结论
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黄疸”“鼓胀”等范畴,患者临床常见腹胀、纳食不馨等,体征主要脾大、蜘蛛痣及肝掌等,由此可见肝硬化基础病因为气虚血滞[3]。因此临床治疗中,需将气虚血滞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丹红注射液由由丹参、红花、注射用水组成,可活血化瘀,通脉舒络,方中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红花辛、温,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二药相须为用,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刚肝功能。常规西药治疗,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且不利于患者长期使用,丹红注射液为中成药,对患者不良影响较小,与西药辅助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措施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HA,LN,CIV,PIIINP是肝纤维主要检查指标,其中PIIINP能够对肝内III型胶原合成情况进行反映,其在机体的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呈正比,此外还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如持续升高,则表示肝硬化病情持续加重,如降低则表明病情缓解[4]。CIV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是药物疗效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升高则表明纤维化程度逐渐加深[5]。LN是一种非胶原性结构蛋白,机体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如患者门静脉压力越高,机体水平则越高。在肝硬化病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期,出现明显增高,同时也能够对肝纤维化进展及病程程度进行表示。HA由间质细胞合成,是基质的组成成分意义,能够对肝细胞受损情况进行反应,还可表示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本次研究中,通过将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A、LN、IV-C、PC-II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抑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在次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具有差异,难以有效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运动较少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强化疾病健康知识讲解,强调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的重要性,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显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黎.恩替卡韦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3-14.
[2]李艳艳,张东锋.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的可行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20-22.
[3]黎林盛,袁乐东,蒙斌,等.丹红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TGFβ1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1):64-65.
[4]罗彬,蒲静.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122-123.
[5]杨振林,袁浦军.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30-3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