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大剂量维生素K_1救治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本文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58例进行分组观察研究,给予2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维生素K_1救治,给予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维生素K_1救治,对比两组不同剂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方式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的治疗采用维生素K_1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大剂量;维生素K_1;抗凝血灭鼠药;中毒
本文引用格式:陈红宇,张志鸿,税利容.大剂量维生素K_1救治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48+150.
0引言
早期我国鼠灾比较严重,单纯的借助猫并不能使得鼠灾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常常使用急性剧毒灭鼠药消灭老鼠,此药的危害性极大,对人体生命已构成极大威胁,因此被国家所禁止。随着临床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慢性灭鼠剂——抗凝血灭鼠药,此药被广泛应用于灭鼠中,人类误食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些人则在误食几天后才出现典型的中毒特征,则表现为全身多处出血,但在临床治疗中容易被误诊,给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2]。采用维生素K_1对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佳,下文将展开探讨不同剂量对患者的救治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患者58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为14岁,最大年龄为46岁,中毒时长1-7 d,服药原因:选择自杀7例、误服12例,其他10例,其中直接接触10例,间接接触19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43岁,中毒时长1-9 d,服药原因:选择自杀9例、误服11例,其他9例,其中直接接触12例,间接接触17例。两组患者的对比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不影响研究数据,即P>0.05。
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均接受维生素K_1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大剂量(100-25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治疗(30-50 mg/d)治疗,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滴注速度控制在1 mg/min内,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与自己匹配的新鲜血液的注入[3]。
1.3观察指标。治疗效果对比:显效:临床不良症状消失,身体无出血部位;有效:临床中毒症状明显好转,大部分出血位置明显减少;无效:用药后无任何改变,症状未减轻反而有加重迹象。凝血功能:在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用SPSS 19.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见表1。
2.2治疗情况比较。药物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药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值差异详见表2。
3结论
抗凝血灭鼠药为第二代灭鼠剂,主要包括:杀鼠灵、溴敌隆等,本药的主要成分是香豆素类物,会破坏凝血机制,导致出血症状发生。人体误食后出现的症状有身体困乏、无力、头痛、抽搐以及全自身部位出血等[4-5],由于身体机制不同,患者的出血部位和出血时间也不同,有血尿、血痰、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皮下出血,女性可出现阴道部位出血,临床中针对人体中毒后的救治采取维生素K1,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药物为特效药,具有明显的止血解毒功效,患者在用药12h后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在治疗抗凝血鼠药中毒的患者中需要加大维生素K1的剂量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6-7]。从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的维生素K1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96.55%)较为显著的高于小剂量对照组(82.76%),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T(12.85±1.33)、APTT(31.29±9.58)、PTA(92.67±20.58)的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研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P<0.05)。采用合适剂量的维生素K1长期治疗才能起到明显的药效结果,患者只有每天的剂量达到一
定标准后才能有效降低体内毒药浓度,缩短止血时间。
综合上述,采用大剂量的维生素K1在抗凝血鼠药中毒治疗中起到一定的解毒效果,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此药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厚鹏.维生素K1治疗抗凝血鼠药中毒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77-3878.
[2]王锦云,孙艳萍.8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30(5):69-70.
[3]黄体龙,雷庆龄,林云碧,等.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J].心理医生,2016,22(3):112-113.
[4]岳茂兴,夏锡仪,周培根,等.大剂量维生素B_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二例鼠药溴敌隆中毒致凝血障碍出血患者[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2):39-40.
[5]刘大洪,邓端英,彭伟,等.抗凝血灭鼠药中毒32例救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5):3437-3438.
[6]广跃乾,王琼,刘厚鹏,等.大剂量维生素K_1救治抗凝血灭鼠药中毒19例治疗体会[J].北方药学,2012,9(06):110+85.
[7]高红艳,阿依古丽·亚森.病史隐匿的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15例救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4):6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