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的有效对策深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4 10:3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传染病对于社会的威胁较大,在社会中有必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机制,提高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传染病来讲是防大于治,为此笔者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疾病的预防和社会的稳定做好基础工作。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吕凤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的有效对策深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66+368.

0引言

传染性疾病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目前传染性疾病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其具有传染性和流通性,一般在感染之后获得免疫,同时传染病还可在固定的季节、固定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并且具有周期性。传染病可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进行分类,在进行预防时可通过切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或者是通过保护易感染群等方式进行阻断,在本次调查中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讨论和分析。

1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

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点工作,其有效稳定的进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群众的健康安全。虽然我国的预防工作质量较高 [1],但是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和新型疾病的发作,对预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例如禽流感、H7N1 流感等等新型的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还有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的传染性疾病的高发率都对人们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尤其是艾滋病不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周围人以及家庭成员造成伤害,同时其生活质量也严重下降,并且一部分人还会失去工作能够力,仅能保证基本生活。所以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2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2.1有效控制传染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具备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传染源,第二是传播途径,第三是易感人群, 只要控制其中的一种因素,就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控制。首先传染源是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常见原因,所以在疫情出现时, 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在明确传染源之后,对已经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对和其相关的生活用品进行消毒 [2],尤其是餐具,避免传染源通过介质进行传播。如果没有明确传染源,则需要采取实验室检查来协助查找,一旦确认后,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对传染源进行控制,防止其在继续扩散,导致更多人患病。

\

 
2.2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导致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第二个因素,其控制措施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对传播介质进行阻断,一般采用灭菌、消毒等方法进行处理,最容易掌握且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自然通风能够降低室内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对于常用物品也要进行消毒。对于蟑螂、老鼠、苍蝇和蚊子等虫媒传播途径需要进行消杀工作 [3],此种方法也能够的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输血安全和注射管理。对于常见的流感病毒的预防主要是通过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式,例如在出门时可佩戴口罩,食物要在煮熟之后进食等等。虽然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执行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其效果比较好。

2.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导致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第三个因素,是三种因素中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现阶段对于很多传染病都有相应疫苗,并且为免费注射,社区也会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关注,所以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是预防疾病产生的一种方式。首先要积极的对儿童展开疫苗接种免疫,尤其是对于流动性人口的接种具有重要意义。儿童身体的各项机能相对于成人较差 [4],抵抗力较弱,对于外界刺激的承受力较弱,所以患有传染病的几率较大。对儿童有计划性的预防传染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社区对儿童的接种情况进行监督和执行,在城市内已经完全普及疫苗接种工作,但是还有一部分偏远山区无法执行。根据现阶段情况来讲,需要对偏远山区的以免接种工作开展好,同时还要宣传成人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成人容易患有乙肝、肺结核、流感等疾病,并且发病率较高,通过疫苗接种后,能够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成人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增加身体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来降低患病风险。

2.4增强传染病健康教育。很多人对于传染病都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传染病的具体知识却了解甚少,所以需要通过社区、医院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部门共同对传染病进行宣传。可通过进社区讲解、在网络平台宣传,或者到学校、工场进行专场讲解,对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种类以及传播特点等进行宣传,增加群众对传染病的了解,并做到自我有意识的防御, 降低患病风险。

2.5强化传染病防控机制。医院内是患者集中的场所,病菌量比其他地方要多,所以要对医疗器械、病床以及院内的各种实物进行消毒,并进行彻底的清扫,并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污染情况,水源需要经过消毒后方可饮用,同时对于垃圾桶等病菌聚集地进行集中管理,对于医疗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置 [5],不能随意丢弃,要按照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完善科室的卫生制度,制定严格的微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病菌传播扩散。在医院内也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对食堂进行灭鼠、灭蟑工作,并通过防疫部门的检测。对于院内的工作人员要提升医疗操作水平,并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在传染病科工作的人员要格外注意。在传染病的诊断中,可以通过患者的患病史,接触人群以及疫苗接种史等方面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同时通过观察年龄、职业和季节等信息也能够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3结论

综上所述,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对于传染病的信息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传染并的发病率,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龙贵平.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及措施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6(18):46.
[2]李清清.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及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4(4):46.
[3]葛学云,郑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3(15):203-204.
[4]赵兴平.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7):51.
[5]吕永生.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