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在FuglMeyer评分方面、Brunel评分方面、10 m步行测试方面、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53、5.68、5.14、24.19,P值分别为0.01、0.01、0.01、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卡方值为7.03,P值为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runel评分、10 m步行测试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帮助更多患者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恢复,因此,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郑军,李霞,郭沁,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48+350.
0引言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属于神经内科,又被称作中风。由于发病部位在头部,直接影响神经,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影响患者的各种功能,比如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轻度脑卒中患者常常会伴随下肢行动不变,严重脑卒中患者甚至会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在脑卒中患者后期的恢复当中,康复训练和护理都非常的关键,也成为了临床科研的重点课题之一。适当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恢复,也能够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让其对生活恢复信心,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本文旨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10:10;平均年龄(54.7±2.1)岁;病程(2.1±0.4)年。观察组男:女=11:9;平均年龄(54.5±2.3)岁;病程(2.2±0.3)年。组间资料对比,P>0.05。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诊断方式可以为核磁共振,也可以为头颅CT。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全部签订书面知情告知。③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一侧肢体功能性障碍。
(2)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器官严重不全者。②重度的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理解障碍等患者。③精神类疾病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全患者。⑤严重骨骼肌肉等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对患者进行药物供给,每天定时定量。②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1.2.2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尤其是肢体障碍部位,必要时可对其穴位进行针灸,帮助其缓解。并且每天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等操作,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②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避免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负面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并且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④对患者进行作息指导,保证患者作息环境安静,灯光适宜。⑤对患者进行公开课,讲解病情以及药物的相关药理作用,保证患者对于治疗的知情权。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之后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包括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代表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能力越强;Brunel平衡量表评分,代表患者的平衡能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平衡能力越强;10 m步行测试,代表患者的步行速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步行能力越快;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3.2治疗效果。以治疗总有效率表达,临床上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有效,有效和无效,计算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表1为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对比。从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FuglMeyer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45.68±5.77)分,对照组:(31.18±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Brunel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16.86±4.33)分,对照组:(11.04±1.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10 m步行测试方面,观察组患者:(0.89±0.43)分,对照组:(0.37±0.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89.57±7.16)分,对照组:(47.70±2.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统计发现,观察组:十分有效14例,占比70.00%,有效5例,占比25.00%,无效1例,占比5.0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十分有效8例,占比40.00%,有效4例,占比20.00%,无效8例,占比40.00%,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卡方值为7.03,P值为0.01。
3 讨论
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脑卒中也长发病于老年人患者当中[1],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年龄也相对越来越低。所有脑卒中患者,几乎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者语言功能障碍,因此患者损失部位为头部,当头部神经发生损伤时,一般都是不可逆的[2]。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通常都是药物治疗,并加以护理干预为辅助,常规的护理干预往往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越早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越有帮助[3]。
本文的研究当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得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开始进行身体和心理的不同的训练和辅导,通过数据我们得知,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尤其是患者的肢体改善能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患者更加积极的面对病情,更加有细心的面对生活,研究数据中也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适合在脑卒中患者当中实施和推广,应当予以普及。
参考文献
[1]黄秋梅,林淑玲,苏碧兰,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5):590-592.
[2]周建梅,陈祢,王宝兰.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影响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08):1062-1064.
[3]甘文杰,彭莹莹,欧阳卫怡,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6):142-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