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脑血栓患者106例予以分组对照,常规组53例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53例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结果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厚度均小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TC、TG、LDL-C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HDL-C两组差异对比并不明显(P>0.05);研究组BI指数水平高于常规组,且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用阿司匹林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与辛伐他汀联合,可减小斑块面积、厚度,而且还可以降脂,促使患者早日恢复神经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关键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脑血栓;神经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谷晓鸣.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24+134.
0引言
脑血栓属于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病理基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脑血栓起病急,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更甚至还会伴有脑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治疗通常以药物口服为主,以此来延缓病情进展,尤其是阿司匹林,临床应用范围广,可显著抗动脉硬化。辛伐他汀经临床证实具有确切的调脂、降脂作用,可有效稳定斑块。鉴于此,本文特此对照分析了106例脑血栓患者行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组观察对象为53例脑血栓,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7-83岁,平均(55.8±4.7)岁;常规组观察对象为53例脑血栓,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48-85岁,平均(55.9±4.8)岁。均为本院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对照。均在知情下进行治疗,已经签署过同意书;头颅CT予以确诊;颈动脉脑梗死发病24 h内。排除药物过敏史、精神异常、临床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欠佳的患者。两组临床资料P>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围绕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溶栓、抗感染、抗凝、抗血小板、血压调节、优化脑循环以及严控血糖等对症处理措施。要求患者充分休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同时注意检查患者身体健康,特别是血循环、颈动脉血流情况以及供血情况等等。常规组口服阿司匹林(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05),每次70 mg,每日1次。早餐后30 min口服,连续用药6个月。研究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68),每次口服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早餐后30 min口服,连续用药6个月。围绕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若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70 mg/dl,暂停用药。
1.3观察指标。①超声探测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厚度;②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用酶法检测;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HDL-C高密度脂蛋白用肝素-MnCl2法检测。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分值越低越好;生存质量用Barthel指数(BI)评估,分值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对比见表1。
2.2两组TC、TG、LDL-C、HDL-C对比见表2。
2.3两组BI指数、NIHSS评分对比见表3。
3讨论
脑血栓形成过程比较复杂,目前临床尚未完全阐明脑血栓的发病机制。现有报道认为脑血栓的发生,与高血压病史、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2]。年龄越低的脑血栓患者,其复发率就越低,只有1%-1.4%。高血压对脑血栓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脑血栓复发过程中能够干预且最为重要的高危因素,将舒张压、收缩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便可以显著减低脑卒中发病率。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与脑血栓并发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有效治疗,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药物治疗依然为临床首选,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过程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脑血栓的治疗与控制,意义重大,主要通过抑制人体内核因子,进一步减少黏附分子以及炎症介质的表达,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另外,阿司匹林还能够有效稳定已经形成的斑块。但是单纯口服阿司匹林,整体疗效欠佳。脂质代谢失衡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大部分脑血栓患者都伴有程度不一的高脂血病。辛伐他汀属于一种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显著,可对血管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3]。就脑血栓进展角度而言,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针对性更强,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来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阻碍C反应蛋白表达,帮助患者减轻炎症反应,此药耐受,腹胀、排便不畅、无力以及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一过性,症状轻微。所以此次特此对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对照发现,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TC、TG、LDL-C、NIHH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作用确切,减轻了患者症状,改善了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田亮,胡成伍,鄢圣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2):1649-1650.
[2]姚珊,周静.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03):237-239.
[3]陈璐菡,潘涛.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3):161-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