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14:11: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治疗的患者70例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选取单独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血浆Hcy、hs-CRP水平、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浆Hcy、hs-CRP水平、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患者可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明显。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

本文引用格式:崔英兰,李燕,罗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00,202.

0引言

在各个国家中,脑梗死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半胱氨酸属于机体当中一类非必需氨基酸,也属于甲硫氨酸的中间产物[1],在机体当中的存在形式多样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指的是在血液当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很高,会增大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其中脑梗死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血栓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可以针对调整半胱氨酸水平来实现,以往进行西医治疗,取得的效果一般。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治疗的患者70例纳入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参与其中,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当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0~78岁,平均(56.9±1.3)岁;研究组当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3~75岁,平均(57.2±1.5)岁。这些患者数据对比,P>0.05。

\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状况采取吸氧、血压控制、血糖控制、控制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先进行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治疗,每天用药2次,每次用药量为80 mg,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进行2周治疗后选择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每天口服用药1次,1次用药量为100 mg。配合活血治疗,在前2周选择银杏叶注射滴注治疗,每次将20 mL银杏叶注射液溶入2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天用药1次,2周后进行口服银杏叶片治疗,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2片。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相同,中医治疗选择丹红还五汤加味制剂,其中成分包括:山楂、鸡血藤、生黄芪各30 g,丹参、生何首各20 g,红花、川芎各15 g,桃仁、赤芍、当归尾、地龙各10 g。以水煎服,每天分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血浆Hcy、hs-CRP水平、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血浆Hcy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hs-CRP水平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NIHSS则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这三项,患者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为显效;患者功能缺损情况改善程度达50%为有效,患者功能缺损情况没有任何改善,为无效[2-3]。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代表计数数据,进行2检验;(±s)代表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

2.2对比两组血浆Hcy、hs-CRP水平、NIHSS评分在血浆Hcy、hs-CRP水平、NIHSS评分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
 


3讨论

脑梗死属于一种高危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复发率,对其进行预防措施比较重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机体因为遗传因素、缺乏营养、长期饮酒等出现甲硫氨酸方面的障碍则会引起高同型半胱安全血症,会对血管造成反应性损伤,对机体外周血管以及心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脑梗死,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弱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等,都会引起脑梗死,不仅仅会引起昏迷、休克等情况[4-5],影响正常生活,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不断进展,提高死亡率。

临床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采取西医治疗主要是调整患者血栓症状,进行抗小板治疗、活血治疗等,在脑梗死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患者各项机体代谢以及凝血功能具有调整的作用。但是针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一般,脑梗死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临床往中医研究方向分析,发现中西医治疗可以配合进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中医学中,脑梗死发病机制为气虚血虚、气血运行不畅[6],引起代谢异常,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可以针对该类型脑梗死患者采取丹红还五汤治疗,丹红还五汤中包括丹参、黄芪、当归尾、桃仁等成分,丹参、红花用于活血化瘀,黄芪则用于补元气,当归尾自身功效除了活血化瘀外还能够进行补血,川芎、桃仁、赤芍的作用为祛风通络,生首乌、地龙、鸡血藤等具有行血散瘀、消积化滞的作用,可作为辅助药材,多种药物配合应用,可以通畅经脉,消除瘀血,具有良好的治疗血栓效果[7]。将该中药治疗方法配合西医治疗,起到治标治本的效果,改善患者脑梗死症状,调整半胱氨酸水平,确保机体当中正常的代谢[8]。

本研究针对我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脑梗死患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对患者机体当中血浆Hcy、hs-CRP水平具有调整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于单一的中医、西医治疗,该联合治疗方法取得较高的应用认可度,可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娜.叶酸、甲钴胺治疗41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13):72-74.
[2]段云祎.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J].大医生,2017,2(Z2):161-162.
[3]董丽,孙惠红,葛健文.化痰通络方加减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6):138-140.
[4]李伟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5):54-57.
[5]杨士杰.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1):64-65.
[6]郭宇.丹红还五汤治疗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1):72-74.
[7]Kumar M,Goudihalli S,Mukherjee K,et al.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C677T variant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 from India[J].Metabolic Brain Disease,2018,23(12):1-8.
[8]Singh M,George AK,Homme RP,et al.Circular RNAs profiling in the cystathionine-β-synthase mutant mouse reveals novel gene targets for hyperhomocysteinemia induced ocular disorders[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8,174(12):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