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72例医院收治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关键词:针灸;中药;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熊菊谋.针灸联合中药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88+190.
0引言
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主要是由于输卵管炎症引起的一种不孕症,在女性不孕症中的发生率为 30%-55%,且随着近些年来宫腔手术的增长,该病的发生率也不断的升高 [1]。疏通管道、改善输卵管功能是该病治疗的主要原则,西医主要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而随着中医治疗在妇科的广泛使用,发现针灸与中医汤药在该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2]。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不同治疗方案在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 72 例医院收治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 例)与对照组(36 例)。观察组 36 例患者的年龄为23-35 岁,平均(26.3±4.2)岁;对照组 50 例患者的年龄为24-34 岁, 平均(26.5±4.5)岁。入选标准:①年龄 ≤35 岁的已婚妇女,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输卵管炎,排卵期有排卵、性激素正常、妇科检查无异常且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为单侧输卵管堵塞;②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输卵管手术史;②合并子宫病变、凝血功能异常;③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禁忌症患者;④男性伴侣不孕不育者;⑤敏感性肌肤以及合并皮炎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每天口服 60 mg 甲硝唑(生产单位: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012),1 天 1 次;每天口服 75 mg 头孢呋辛钠(生产单位:珠海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96),1 天 1 次,连用 30 天。
1.2.2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 具体措施为:①针灸:选取双侧血海、关元、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穴,常规酒精消毒之后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20 min,1 天 1 次;②中药:配方为:甘草 6 g,桃仁、三棱、莪术、当归、黄芪、牡丹皮、白术、桂枝各 10 g,赤芍、丹参各 15 g, 加水煎服,1 天 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用 30 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随访 1 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超声检查显示炎症消退且输卵管造影显示通畅;有效:超声检查显示炎症得到缓解但输卵管造影显示通而不畅;无效:炎症无明显变化且仍存在堵塞的症状。
1.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 t 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 2 值检验,P<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随访妊娠情况。随访 1 年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为 33.3%(12/36)和 22.2%(8/36),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 2=5.965,P< 0.05)。
3讨论
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主要是由于炎症造成的输卵管堵塞而造成的不孕,其中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都可引发炎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排卵。随着近些年来女性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在不孕症中的比重逐年升高, 对已婚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尽早进行治疗并指导患者如何备孕是非常有必要 [2]。考虑到手术可能带来输卵管损伤等问题,因此多数情况下首选保守治疗方案, 各种消炎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输卵管梗塞和粘连的状况,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存在复发率高的特点,影响了治疗的效果[3]。而随着中医疗法在临床的推广,发现其在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中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中医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纳至“不孕”、“癥瘕”的范畴,《石室秘录》中有所记载“任督之间若有病痕则精不能施”,古代医学中认为生殖系统某一部位的堵塞可能引起不孕症。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属于血瘀证,与气血瘀滞有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导致卵子无法排出,精子无法与卵子结合引起不孕[4]。而针灸是中医中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其中关元能够疏通下焦,太冲能够化瘀止痛,血海能够加速炎症消退,三阴交乃妇科病常用穴位[5]。本次研究中所选的中医配方愿与《医林改错》[6],全方具有破血逐瘀、行气止痛、活血养血的功效,能够活络痛经,有助于患者的妊娠与安胎,在不孕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针灸联合中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参考文献
[1]王敏,连方.针刺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3):91-93.
[2]于艳华.中医针灸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常用穴位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7939,7942.
[3]苏晨,张健新,周涛,等.针刺结合温针灸和电针治疗盆腔炎后遗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6):475-477.
[4]宋小青,许海.中药通管汤配合腹腔镜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67-69.
[5]钟慧虹,马娴,沈关桢,等.中药多途径方案辅助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573-575.
[6]陈忠菊,夏佳芬.中药督脉熏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3):408-4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