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疾病等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因此如何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事关重要的,是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本文根据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张沐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65-366.
0引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人口逐渐增多,越来越需要重视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一件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会带来对患者甚至社会的重大的影响。因此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点所在[1]。根据多处实地考察和各种统计学资料,我们分析并且总结了一些应急机制的研究方法,希望通过此研究出应急的具体机制。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水平和现状
1.1应急机制缺乏创新和信息化。随着国内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高速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中国公共卫生行业发展缓慢,其所有技术都是普遍传统的,导致该行业的相关设计和管理仍然主要依靠普通工作人员。计算机设备并没有被广泛使用。这一点在我国的基层普遍存在。管理过程繁琐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将计算机更好地融入公共卫生事业上,才能有助于高效率的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2]。
1.2应急机制缺乏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监督。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起点开始追溯,控制传染源、病因等,防止病情的扩散,在切断传播途径和寻找解救措施上很多地区做得不到位,在应急方案的投入过程中,缺乏当地政府的监督和重视,很多地区和部门敷衍了事,在关键时刻才发现问题,却为时已晚。
1.3应急机制的应用不到位。在将应急机制交付给国家和当地政府之前,相关人员需要执行多次迭代并评估其所有方面。对所获取的参数进行多维分析,并考虑各个方面来确定是否可以将其纳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中。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许多基层地区只关注疾病的治疗和方法,而忽视了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视的环节[3]。
1.4应急机制本身的实际存在一些缺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机制本身的设计不够完善,没有综合考虑我国国内的情形,而是照搬国外的一套,在很多重大传染病上,国内外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们的体质完全不相同。存在缺陷,这对机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构成隐患。同时这一点原因也是极其关键的。也就是说,它的一些优点,融入管理者的经验与智慧,不失为一种现实可靠的管理方法。本机制方法在多个地区的实施结果是令人满意和信服的[4]。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具体研究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点问题,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研究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2.1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应用设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确定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因和传染源,因此创新可以从这个方面开始。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发病史,以及当地流行的某种传播媒介,需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统计和记录。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5]。
2.2进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应急机制可以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有关部门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这种情况的计算机。其次,企业需要雇用某些技术人员,设计系统并执行某些日常维护任务。在这些系统投入使用后,他们可以合理地规划各地的公共卫生事件可能的概率并对出现的传染病和其他突发事件做好记录,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预判。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提高专业设备的普及率。选择高质量的设备,并在以后的相关部门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维护医疗设备。
2.3投入使用前进行大量重复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实验会议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进一步保证,这种联系的存在非常重要。为了增加这种联系并投资于实际建设,各地政府需要提高对这种联系的认识,并注意其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这种联系的综合评价,它主要依靠劳动力。此外,在进行分析时,管理者必须建立某些数据或实体模型标准,以形成更标准的评估情况[6-7]。
2.4提高相关运营商的积极性。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投入和使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想要提高该机制的运行可靠度,可以从以下做起:相关运营商需要结合相关知识和经验来整合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我们将共同努力,相互帮助,联系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更好地掌握机制的要点,更好地在实际过程中开展。同时,鼓励员工鼓励自己的经验,然后根据现有经验进行创新。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说话方式,带给患者温暖是很重要的。处理好医患关系,增强责任心。
2.5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鉴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水平较低,有必要系统地培训相关人员。这种系统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对传染病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举办研讨会,向基层员工介绍,或者每周召开培训大会,定期对基层员工进行不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让工作人员从根本上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的实质内容,提高大家的认识度。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际操作过程,您可以将您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在深化记忆的基础上提高机制的运行可靠度[8]。
3 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和社会的重大威胁,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进行研究。就目前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和现状来看,仍存在应急机制缺乏创新和信息化、应急机制缺乏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监督、应用不到位和机制本身的实际存在一些缺陷等问题,从机制的应用设计、进行信息化管理方式、投入使用前进行大量重复实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等方面进行改进,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参考文献
[1]孔竞,马敬东,王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61-63.
[2]雷芝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及对策管理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0):960-962.
[3]张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
[4]麻若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费保障及相关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
[5]马妮娜,李艳.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1):69-71.
[6]贺玉清.关于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规划及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7):112-112.
[7]仰传兵,邱斌.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7):124-125.
[8]孙金良.关于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规划及措施研究[J].医药前沿,2013,08(14):370-3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