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临床价值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5:23: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呋新钠在猩红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90例猩红热患者,将45例采用常规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5例采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与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呋新钠在猩红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过敏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孢呋新钠;猩红热;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云春霞.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临床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33.

0引言

猩红热是临床中的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出现变态反应而产生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疹、发热、恶性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风湿性疾病与急性肾小球炎疾病等,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本次研究了90例猩红热患者,分析了头孢呋新钠在猩红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0例猩红热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3~11岁;平均(6.64±2.58)岁;研究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4~12岁;平均(7.59±1.61)岁;2组患者在各项资料中均可以进行对比。

\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隔离,及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指导患者使用清淡的食物,帮助患者补充其所需的维生素。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给予患者2wU/(kg·d)青霉素进行静脉注射,每天分两次进行注射。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80mg/kg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每天分两次进行注射。持续治疗5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其中,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血象与体温均恢复正常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血象与体温部分恢复正常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未得到改善即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90例猩红热患者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与过敏反应发生率均采用(%)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行2检验资料。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45例研究组患者中共有28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1例无效患者;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共有17例显效患者,21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
2.2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45例研究组患者中共出现2例过敏反应,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4.44%;治疗后,45例对照组患者共出现8例过敏反应,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7.78%;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猩红热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出现感染进而使得患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的传染源为带菌者,不但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同时还会通过产道感染或皮肤伤口进行传播,大部分患者发病之后在1~2d内便会出现皮疹,一天之内便会遍布患者的全身,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青霉素与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其中,青霉素属于一种抗菌药物,其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皮试,较为麻烦,且患者在接受过皮试之后,仍旧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不但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会使得患者出现局部疼痛与红肿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长时间使用青霉素还会增加病菌的耐药性,进而使得治疗效果降低。因此,现阶段头孢呋新钠被越来越多的应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4]。头孢呋新钠属于一种半合成头孢菌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于肺炎球菌与流感菌呼吸道感染均有着显著的疗效。头孢呋新钠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患者在使用药物后能够迅速吸收药物,且对于患者肾脏的损伤较小,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同时,头孢呋新钠还能够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进而起到抑制细胞分裂与生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使得细菌溶解死亡。此外,头孢呋新钠在患者使用之后,通过人体的吸收与转化,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的含量,进而减少患者的过敏反应[5]。现阶段,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使用,使得许多病菌的耐药性变强,其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能够提高病菌的耐药性,而头孢呋新钠则对于β-内酰胺稳定性较强,能够起到有效的抗菌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青霉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在猩红热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德春.应用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7(25):36-37.
[2]杨杰,林跃强,王坤.五水头孢唑啉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猩红热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8(11):59-60.
[3]高建兴,陈娟.早期误诊为猩红热的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1例[J].当代医学,2017,17(4):122-122.
[4]程芹芹,高明,郭熙英.使用头孢替安治疗猩红热的疗效分析[J].兵团医学,2018,108(03):29-30.
[5]黄秀曼,朱红,李欣晴.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03):213-2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