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3:56: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终末期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栓塞是TKA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早期干预是很重要的。本文总结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护理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郭宁,莫东霞.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4-35.

Research Progress on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Artificial Knee Arthroplasty

GUO Ning,MO Dong-xia

(W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zhou,Guangxi,543002)

ABSTRACT:Currently,artificial knee arthroplasty(TKA)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erminal knee diseases.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correct deformity,improve function of knee,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Deep venous embolization of lower limbs 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TKA and therefore early postoperative intervention is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the nursing after TKA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as summarized.

KEY WORDS:Artificial knee arthroplasty;Deep venous thrombosis;Nursing

0引言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至关重要,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就有可能继发肺栓塞并危机生命,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观察及干预对预防DVT十分必要。

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

静脉血流状态。人体下肢静脉回流是依靠肌肉泵的作用完成,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需要骨骼肌的收缩、静脉瓣及胸腔负压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血液向我们身体组织提供氧气并且把身体产生的废物代写出去,当静脉血流缓慢出现瘀滞时,身体的组织细胞会因为缺氧及代写障碍降低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引起凝血酶聚集,进而形成静脉血栓 。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偏向高龄化,这些患者下肢缺少活动或卧床不起且多合并多系统、多脏器的生理退变和器质性疾病,在接受手术后也会因血流状态的改变而进一步形成血栓。

1.2高凝状态。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为凝血机制活化后所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的瘀滞[2]。

1.3血液凝血平衡机制遭到破坏。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另外在止血的过程中,止血带的使用也会造成血管内膜受损,而细胞因子的释放就会损伤内皮细胞,同时也会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些都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

1.4血管壁损伤。患者既往有静脉血栓史、血栓家族史、手术史,术中血管的损伤,破坏血管的内膜,利于凝血酶的产生。另外术后使用的有刺激性的药物也会造成内壁受损形成静脉血栓[3]。

\

 
2预防护理

2.1明确高危人群。拟行手术患者,特别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急性脊髓损伤、下肢关节置换术史、下肢水肿的患者术前除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外,应该特别注意血凝四项,肢体血管彩超等相关辅助检查,判断有无心脏、腹腔、盆腔、肢体等处的血栓,明确高危人群[4]。

2.2术前护理。①术前宣教:向病人详细讲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使用助行器、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使患者能主动配合进行治疗。鼓励病人戒烟,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及组织感染。②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的病例,认真倾听患者心声,使其放心治疗增强信心。制定康复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指导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3术后护理。①饮食指导:给予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3000 mL,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5]。②术后引流管放置:术中使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术后夹闭引流管4小时,使药物在关节内吸收时间延长,发挥更好的药效,减少血肿发生机率。③术后患者体位:抬高患肢15°-30°,可在足跟垫软枕,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位,以利于静脉回流。但禁止单独在腘窝处垫硬枕头,以免压迫腘静脉,造成下肢静脉栓塞。④早期功能锻炼:麻醉苏醒后,即可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踝泵、小腿肌肉静态收缩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功能锻炼数量达300-500组/日。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⑤预防便秘,诱发血栓形成。有便秘者,可多吃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食物,如蜂蜜、雪梨、香蕉、西瓜、韭菜、全麦面包等,禁忌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之品。⑥密切观察双下肢肿胀、皮肤色泽、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观察是否有肢体肿胀、麻木、无脉等早期征兆。如术后三天肿胀仍未消退、甚至加重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行下肢静脉血管B超检查。对疑有DVT发生的患者,限制患肢活动,评估左右肢体的运动、感觉有无异常情况,认真检查患者有无条索状压痛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6]。⑦气压治疗:这是目前最普通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物理治疗手段,压力泵通过自动调节间歇与放气,使血管和肌肉扩张和伸缩,促进静脉血液流动速度及淋巴回流,加快新陈代谢,减轻和消除肿胀,预防血栓形成。

3药物预防

3.1低分子肝素。为目前临床上预防深静脉血栓运用最广泛的药物,其优点半衰期长,出血危险性小,常用剂量0.4 mL皮下注射1次/d。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定期检测凝血酶时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7]。对于高DVT风险手术,予以肝素直接抗凝剂,可延缓或阻滞血液凝固,一般使用方法为5000 U肌注术前2 h开始,术后每8 h注射1次,直至出院[8]。

3.2水蛭素、华法林及阿司匹林。近年来,采用水蛭素、华法林及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预防下肢DVT取得一定效果。水蛭素无需抗凝血酶的参加,可以即时、不可逆地阻滞凝血酶活性。华法林通过十预维生素K而影响凝血冈子Ⅱ、Ⅶ、Ⅸ、X的合成。阿司旺林可减少前列腺G和H合成及环加氧酶活性,降低血小板的反应性[9]。

4刺激足三里穴位

有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穴位可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紊乱状态和脑肠轴中5一羟色胺的平衡失调,从而发挥镇痛、调神、抗焦虑的作用[10]。术后一天开始进行足三里穴位拍打,每次20分钟,拍至皮肤微红为宜,能加速下肢血液流动,有效预防DVT的形成。李勇等[11]证实艾灸足三里穴位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凝血指标有改善作用。

\

 
5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DVT发生率高,愈后不佳,专业的护理应通过科学的健康宣教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意识,预防血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郝文学.血栓与抗栓酶[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2]王芙蓉.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331-332.
[3]蔚虹,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07:150.
[4]黄红健.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5]顾文红.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24):296-296.
[6]陈嫣红,陈伟莲,刘伟琼.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27):4-6.
[7]Brunelli A.Deep veint hrombosis/pulmonary embolism:prophylax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Thorac Surg Clin,2012,22(1):25-28.
[8]黄晓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进展[J].上海医学,2009,8(16):653.
[9]冉俊辉.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09-2210.
[10]杨帅,任晓暄,赵雅芳,等.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慢性内脏痛模型大鼠行为及组织中5-HT水平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3,33(4):400-402.
[11]李勇,李振宇,唐上德,等.穴位艾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11):97-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